现在正是初伏天,有的地方高温干旱,有点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水位下降,管理池塘困难加大。为大限度地排 除或降低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风险,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池塘水位,增加养殖水体容量
高温少雨造成养殖池塘水位下降。此时是鱼类快速生长阶段,池塘负载量增长,为此,在这一特殊时段内,应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加足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同时注意水源的质量,符合使用的质量标准。在外来水源缺乏的情况下,可将养殖密度低的池水适当抽出一部分补充到养殖密度高的池塘中,将自已养殖区内的池水集中合理分配使用。
二、调好池塘水质,防止浮头或泛塘
高温时期鱼类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极易造成水质变坏,导致鱼类浮头或泛塘,因此,必须采取 调水措施,保持池水的清、活、嫩、爽。一是每5-7天注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加水20㎝);二 是每10-15天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667㎡,方法是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调节ph值 在7.0-8.5;三是每月使用1次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降解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改良水质和底质;四是经常使 用增氧设备,增加池水溶氧,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三、合理投喂,保证鱼类生长的营养需求
饲料投喂必须坚持“四定”原则,保证养殖鱼类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定时:每天上午(9:00- 10:00)、下午(15:00-16:00)各投喂1次;定位:将饲料固定投喂于食场内;定质:保证所投喂的 饵料新鲜、适口,无霉变、无腐烂、无污染、无毒性;定量:实行“青、精”结合投喂的养殖户,上 午投青料,日投喂量为池鱼总体重的20%左右,下午喂精料,日投喂量为3%左右;投喂配合饲料的 养殖户,日投喂量为4%左右,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 质、水温和鱼类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四、科学防病,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
高温干旱时期鱼类易发病,养殖户必须加强鱼病预防工作,每半月杀虫、消毒1次,每月投喂1次 用大蒜素[大蒜素(大蒜新素、garlicin)为三硫代烯丙醚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中。]或三黄粉制成药饵(连喂3-5天),以防鱼类发病。一旦发现鱼病,应及时诊断,科学用药 。
五、加强巡塘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坚持早、中、晚各巡塘1次,用时捞除池中残饵、杂物,检查水位、水质变化情况,观察池鱼的 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并备好防台、防洪预案,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
六、适时捕捞
为降低池塘内鱼类的密度,可适时将可以出售的鱼起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