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表皮与造血组织坏死症**[**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IHHNV)是目前已知的对虾**中体型最小的一种。IHHNV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蓝虾[汶莱蓝虾是汶莱皇室**制定的养殖品种外表局部泛有亮蓝,体型肥美,肉质紧致鲜嫩。](Penaeus stylirostris)后会引起接近90%的致死率,其中又以蓝虾的幼虾时期最容易受到感染。IHHNV亦会感染南美白对虾[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虽然不易引起南美白对虾死亡,但会导致虾只产生慢性的畸形症(RDS,runt-deformity syndrome),除了成长参差缓慢,体型变小,也有可能在触角、头胸甲等外骨骼处发生变形的现象,进而影响虾只的经济效益;若南美白对虾的种虾感染IHHNV之后,则会透过垂直感染的途径传给子代,而感染IHHNV的卵则不易敷育成功。而IHHNV虽然也会感染草虾,但比较不像南美白对虾受到感染后会出现明显的病征[病征 指的是表现在身体外面的显示出是什么病的征象 注意与病症的区别 病症的症就是指病 与病同义 例子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 病征,作出诊断。],但仍会让染病虾只终身带原,亦需提防带病的虾苗混入养殖池中引起疾病的爆发。
传染性表皮与造血组织坏死症**(IHHNV)的特性介绍
【寄主范围】
大部分的对虾种类都会感染IHHNV,其中包含蓝虾、南美白对虾及草虾。而IHHNV在感染蓝虾后易引起90%的致死率。
【传染途径】
蓝虾及南美白对虾在感染IHHNV之后,皆有可能终身带原,并伺机透过垂直感染途径感染子代虾苗,或是透过互食病虾、或透过含有**的水质污染而引起水平感染其它健康的虾只。
【最佳检测时期】
蓝虾的幼虾时期是检测IHHNV的最佳时期。白虾的任一生长期皆会受到IHHNV的感染,因此皆可以作为检测的对象。
【带原性】
IHHNV感染蓝虾及南美白对虾后皆有可能出现终身带原的现象。
【传染媒介】
没有相关数据显示可传播IHHNV的媒介。
传染性表皮与造血组织坏死症**(IHHNV)的疾病控管与预防
【**】
尚未开发出有效的**
【化学用药】
尚未开发出有效的药剂
【提升虾只的免疫力】
尚未发现可明确提升虾只对IHHNV免疫力的有效成分
【抗病的品种】
目前已有抗IHHNV的蓝虾品种问世,但因为该品种仍无法有效的抵抗白点**的感染,因此无法明显增加虾产量。
【养殖场管理重点】
最有效防范IHHHNV的方式便是采用PCR预先筛检过无**的种虾来产卵、育苗,或是放养SPF(无特定**)的幼苗。针对养殖工具也需落实消毒的工作
传染性表皮与造血组织坏死症**(IHHNV)的病征介绍
图一、蓝虾感染IHHNV的病征
蓝虾的幼虾在感染IHHNV后会在体表出现白色或是淡**的病斑
图二、触角及头胸甲的「畸形」病征
IHHNV会造成受感染蓝虾在触角、头胸甲等外骨骼处发生变形的现象
图三、尾扇畸形的病征
IHHNV亦会造成受感染的蓝虾在尾扇或是第六节的部分出现畸形的病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