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是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花鲢水霉病一般是由水霉属[形态:菌丝体管状,分枝,多核,营养时期无横隔。]和绵毛霉属引发的,该病多发生在早春和晚冬,主要危害鱼卵、鱼苗、鱼种。以下为了有效的防治该病就对其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做个介绍。
淡水鱼疾病的防治,花鲢水霉病的防治
花鲢水霉病的症状
当鱼体受伤后由水霉动孢子侵入伤口而致。肉眼可见病鱼体上有白色或灰白色的绵毛絮状物[基本解释 1.悬浮于液体或从液体中沉淀的小而松散之物料凝结块。],故又称“白毛病”。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细胞组织即以植物的**、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为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进行植株再生的技术。]缠绕黏附,使组织坏死,鱼体焦躁不安,负担加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后消瘦而死。
花鲢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1、拉网、运输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
2、用2~4%的食盐水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药浴5~10分钟。
3、用4/10000的食盐与4/10000的小苏打合剂,药浴或泼洒;可在受伤亲鱼伤口上直接涂抹高浓度[化合物中某种成分含量很高。]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防止水霉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