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营养免疫、排毒修复技术,养出了健康高产高品海参


近年来,黄渤海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技术发展较快,在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化学技术调水改底,控草防病基础上,发展到运用营养免疫、排毒修复[修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ū fù,释义:(1)修整使恢复原样。]综合技术养殖海参,获得了健康高产、高品质海参,带来丰厚利润。

俗话说:“养殖先养水,养水先养底。”池塘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是很难实现海参高产的。

海参养殖采用轮捕轮放模式,少则3年清塘一次,多则10-12年清塘一次,池塘底质中的腐殖质、原生动物、重金属及微生物等把塘底变成“垃圾场”,这些“垃圾”会向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释放毒素,当毒素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水质出现恶化——水体的自净功能下降,水体中的活性[活性:原来是从溶液离子的活动度和酶的活性开始,上至高级生命系统和生理机构的功能活动都适用的一种极其概括的非专门术语。]能量物质匮乏,溶氧迅速减少……有害致病菌[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 ) 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也被称为病原微生物,其包括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乘虚而入,大量繁殖,感染海参,致使海参发病甚至死亡。

那么如何解决营养免疫,水质和底质的“垃圾”问题呢?

一项新的环境修复技术——植物活性能量物质综合应用技术,在海参养殖的防病控病、增产增收、提高品质和营养价值、修复底质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简要介绍该技术的特色和优势:

1.提高有益微生物活性,增强水体净化功能。激活环境中土著有益微生物繁殖定殖,促进外源有益微生物繁殖,并增强其活性,延长指数生长期;提高菌群抗逆性,为有益微生物繁殖提供活性能量养分,从而增强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2.抑制有害致病菌繁殖。为底部环境增加溶氧,抑制厌氧菌繁殖,减少有害致病菌数量,从而减少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生。

3.为水体补充多元能量元素,稳定酸碱度,增强循环代谢能力,提高**还原电位,从而恢复和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

4.分解底质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氨氮、亚盐和硫化氢的含量,从而去除塘底的腥臭味及其它异味。

5.提高海参的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确保海参健康成长。海参生长发育和自身免疫力需要吸收各种营养,而连续多年养殖,使得水体环境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匮乏甚至耗尽。活性能量物质不仅提供了海参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能够修复海参肠道,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让海参茁壮生长,还能够修复海参的肌肤组织细胞,提高机体组织韧性,从而提高海参的出皮率。

6.广适性。与化学试剂以及微生物制剂不产生配伍禁忌,并且能与微生物制剂协同增效。


传统技术养出的海参


新技术养殖海参

【养殖户案例】

地址:山东威*山市*山口镇秦家庄村
养殖户:徐忠晓

一口池塘4亩,2015年10月放参平均一斤8头海参1260斤,春节期间捕捞390斤,养殖前期1-2月期间,发现水质不佳,混浊发暗,海参活力状态明显下降,3-4月期间,总共使用全效倍力健4次,配合增氧设施,海参健康状态恢复非常好,摄食旺盛,活力好。到5月1日出参,总计出参2400斤,卖价48元一斤,实现产量效益翻番。

徐忠晓介绍说,我的池塘海参,通过营养免疫,排毒修复技术的应用,池塘水质,底质大大改善。海参免疫力强,很少生病,过去养参经常发生的肿嘴吐肠,化皮病今年冬春季根本就没有发生。

他反复强调说;使用植物活性物质修复底质水质后,海参明显吞水量大,摄食量大,皮板[皮板,拼音pí bǎn,汉语词汇,解释为紧接皮下的肉质。]质量好,皮板含水量低,皮板密度高,收购商拿回去后,加工煮至40分钟,再经后加工程序,缓慢抽取皮板水分,海参刺好,不变型,加工高端淡干参,效果非常好,加工商争先恐后要这样的海参,给出的价格还很高。



作者:大连金海湾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许美美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