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俗称草虾,为当前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品种之一,在我国南方沿海可以养两茬,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可耐受较长时间的干露,易干活运销。随着对虾养殖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养殖不规范、种质退化等原因,虾病趋于严重,养殖成活率下降,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斑节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细菌性疾病
病原有两类,一类是孤菌,另一类是单胞肝菌和气单胞肝菌。
病状:幼体活力明显下降,游泳不活泼,趋光性[生物趋光性是一种生物对光靠近或远离的习性,也是生物应激性的一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弱,腹部弓起,在水中打旋,不摄食,体色变白、久之则死亡。
预防:彻底清池,对用水严格消毒过滤,合理投饵,合理密度。
治疗:(1)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3-5ppm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或2-3ppm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是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49.7~ 150.79C,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一天一次,连泼3天。
(2)在幼饵中(如豆浆、蛋黄)中加1g/kg土霉素或氯霉素投喂,连喂三天。
(3)用2-3ppm磺胺异噻唑或磺胺噻唑全池泼洒;也可用0.5-1.5ppm呋喃西林[呋喃西林是一种药物,为柠檬**细微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呋喃唑酮[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呋喃内斯等全池泼洒,连泼三天。
二、真菌病
病源:真菌(霉菌),主要有链壶菌、离壶菌、海壶菌三种。
病状:致病的卵子及幼体内充满菌丝,卵子停止发育,很快死亡。幼体不活泼,趋光性减弱,不摄食,下沉死亡。
治疗:(1)全池泼洒0.006×10-6-0.01×10-6孔雀保,一般一次即可。
(2)制霉菌素[制霉菌素是一种多烯型抗生素,1950年发现土壤微生物Streptomyces noursei能分泌一种抗霉菌的物质,从而发现了第一种抗霉菌的抗生素。]8×10-6-10×10-6全池泼洒,连续1-2次。
(3)全池泼洒0.01×10-6氟乐灵。
三、缘毛类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病
病原:原生虫物缘毛类纤毛虫,主要有钟虫、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等。
病状:游泳迟缓,妨碍摄食,生长减慢,蜕不下壳,终下沉死亡。
防治:早期发现时,迅速更换新水。
四、丝状细菌病
病原:以毛霉容发菌为多见。
病状:该菌附着后,使卵子不能继续发育,幼体活力减弱沉底而死亡。
防治:应保持水质清净。
此外育苗期间的病害还很多,诸如,畸形病(刺毛萎缩病),气泡病、中肠腺坏死病等等。目前一些**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关键是要注意水质,饵料条件的改善,以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