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指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一段持续较长的*沉多雨天气。]一般每年6、7月时,这时湿度大、气温高、光照少,也是水产[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和相关的服务或加工行业的总称。]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为关键的时期,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水温持续升高,也是水产动物生长快的时期,水体好养随着提升,含氧量降低。而且梅雨季节的暴雨、雷阵雨及*雨天较多的,对于水产养殖造成较大的影响,病害多发,稍有不慎可能造成的损失。那么梅雨季节养殖塘该怎么管理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加强水质调控
梅雨季节光照浇水,养殖塘内藻类缺少光照,生长较慢,但是水产动物的摄食量增大,而且残饵和排泄物的增大也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缺氧。所以要适当的增氧打破溶氧分层,平衡水体溶氧量,同时稳定水体中有害气体,促进池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抑制厌氧细菌繁殖。增氧要看天气、水质等情况而定,一般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严重时泼洒增氧剂。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改善底质,并开增氧机消除底部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保持底质良好,防止水质恶化。
二、加强日常管理
投喂是要保证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新鲜性,坚决不投喂霉变的饲料,以免水质污染和动物中毒,要注意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贮存条件,不宜一次购进过多的饲料,防止霉变。投喂是要根据天气变化和摄食量灵活掌握,控制吃6-7成饱即可,投喂后要尽可能的捞除残饵,以免污染水质,遇闷热阵雨天要适当减少投喂量。加强巡塘工作,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发现死亡现象首先要改善环境,在咨询人员,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案。
三、做好疾病预防
在额密集天气要控制投饲萝卜,以免投喂管理而引发肠炎病或生理性疾病,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等抗菌要连续喂食5天左右,在梅雨来临前选择天气良好是杀虫一次,三天再消毒一次,杀虫消毒后在适宜水质解毒剂消除有害物。在水温高的情况下消毒使用碘制剂比较安全,另外内服维生素C、K及免疫增强剂增强鱼体免疫力。一旦发生疾病,少投饵或不投,适当施用增氧颗粒,或者请人员做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确诊后在对症下药。
四、做好防洪准备
养殖户要尽早的整修池埂和排水闸[排泄洪涝渍水的水闸,又称排涝闸。]门及沟渠,对于机械设备和电器线路进行检修,确保安全使用。梅雨季节多发暴雨,对于低洼池塘、单薄的池埂,极易引起塘堤破损或池塘漫溢,所以要提前做好固或提前预降池水水位等措施,以免出现逃逸现象。
以上是梅雨季节养殖塘该怎么管理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