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现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并且肉质鲜美,很多人都认为草鱼是食草性动物,其中严格地讲,草鱼是一种偏重于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国外学者Dabrowski研究指出,草鱼不是真正的草食性而属杂食性鱼类,适生长所需的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蛋白质水平为每公斤饲料410~430克。在知道了草鱼的营养生理特性后,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高产。以下草鱼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做个介绍。
草鱼养殖技术
一、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和水质:
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2.严格清野消毒:草鱼自身病害较多,精养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10公斤,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PH值7.5~8.5,养殖盛季(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cod)为18~20毫克/升。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
1.菌种选择:草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00克左右的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所以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草鱼种一般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克至500克鲢鱼种100尾,鲢鱼种15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另外,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
三、鱼用饲料: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为辅的方式。配合饲料以鱼粉、豆粕、麦麸、次粉、玉米、精草等原料为主,配以矿物盐、**及氨基酸的复合添加剂,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4%、碳水化合物40%、纤维素8%~10%;青饲料投喂紫花苜蓿、黑麦草、苏丹草、旱草、水草等,要求饲草鲜嫩,以便于草鱼消化。
四、饲养管理。
1.投喂:精养池塘的投喂是饲养管理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常规饲料投喂和药饵投喂。投喂方式采用人工驯化定点投喂,严格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投喂。具体做法如下:
①常规饲料投喂:投喂次数,3月中旬?5月份每日2~4次,6月~8月中旬每日3次,8月中旬~10月每日4次。从6月份开始,每天投喂青饲料一次,投喂量不宜过大,以七八成为宜,严防过饱过饥。
②药饵投喂:用药采用磺胺胍,将其做成浮性饲料。做法如下:每5克磺胺胍拌合麸皮1斤,再加榆树皮粉或红薯粉3两,用热水调合,压成小块,晒干待用。投喂方法是:将药饵掺于颗粒中,第一天按池鱼体重每10公斤用药1克,第2~6天每天药量减半投喂。每天一次,6天为一周期,每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投喂一周期。
2.水质管理:
(1)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按每亩水面,每米水深20公斤施用、或漂**1PPM全池池洒。
(2)有计划地加水换水,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入20~30厘米,到7月中旬,视实际情况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2.
(3)每天开动增氧机:6月~8月中旬。草鱼容易缺氧浮头,在此时节,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凌晨开机3~4小时,*天半夜开机一次,以预防鱼类浮头。
(4)认真巡塘,及时掌握池鱼活动、吃食状况,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5)清理池中杂物,捞出草鱼吃剩的青饲料茎、叶等。
草鱼鱼病防治
1.出血病[基本信息概述: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该病是由呼肠弧**引起草鱼的一种**性疾病,在每年的4~10月流行,主要危害1~2龄的草鱼成鱼。防治方法:
(1)鱼种投放前给草鱼注射出血病灭活**,该**可保证草鱼在14个月内不发生该病。
(2)在每年的4~10月,每10天用溴氯灵全池泼洒一次,浓度为0.6ppm.
(3)在每年的4~10月,每15天内服水产专用红霉素[红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适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者对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本品可作为首选药应用。]一个疗程。用量为每50公斤草鱼每天用药80克,一个疗程为3天。
2.烂鳃病。为鱼害黏球菌所致。病鱼体色发黑、鳃上黏液多、鳃丝腐烂带泥,病情严重者鳃盖**表层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病鱼鳃组织出血、腐烂和崩溃,后因呼吸困难而死亡。防治方法:
(1)发现有病情征兆时,用溴氯灵全池泼洒,浓度为0.6ppm,连用3天。
(2)发现有病情征兆时,内服水产专用红霉素,用量为每50公斤鱼每天用药80克,一个疗程为3天。
(3)做好平时的鱼病预防工作和水体消毒工作。
3.赤皮病。在拉网或运输过程中鱼的皮肤受伤,受伤处被荧光极毛杆菌感染所致。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病灶处的鳞片脱落,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裂开呈烂扇状。防治方法同烂鳃病。
4.肠炎病。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病鱼体黑不摄食、腹部膨大并有红斑、*门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黏液从*门流出。剖检病鱼可发现病鱼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防治方法:
(1)内服水产专用红霉素,每50公斤草鱼每天用药80克,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
(2)内服**链霉素,病情严重时每50公斤草鱼每天用药50克,连用两天为一个疗程。
因为草鱼抗病力差、成活率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因此,这一直制约着草鱼养殖业的发展。所以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一定注意这四种疾病的防治。以上是对草鱼养殖技术与鱼病防治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