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月份天气以高温为主,持续高温,虾摄食旺盛,投喂增加,虾塘中的残饵、粪便积累,加速底质恶化,同时高温期易使水体分层,造成底层缺氧,底质黑臭。极易导致弧菌
[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性菌。]滋生,侵染虾体而发病。
一、弧菌简介及危害
弧菌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性菌。主要对虾致病菌为:溶藻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鳗弧菌、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革兰氏*性菌,菌体短小呈逗点状,有单鞭毛、菌毛,部分有荚膜。]等。弧菌适应温度10-35度,最适25度左右,弧菌在半咸水和海水中很多,但淡水中少。弧菌的繁殖速度随着盐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增加而加快。
各种弧菌有什么危害呢?
大名鼎鼎的EMS,很多研究表明,副溶血弧菌是凶手。
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会引起红腿红尾等初期症状,继而出现肠炎和肝发红、肿大或萎缩,严重的引起菌血症“红体病“。
感染哈维氏弧菌:频死或死亡的幼体会发荧光。成体发病先是头**、腹部的腹面发荧光,严重时全身发光。
霍乱弧菌会引起瞎眼。
二、感染途径
弧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口传播,其次是通过体表创伤和腮进入体内。
①摄食感染。在天气突变、营养失衡等原因引发倒藻后,水体有机颗粒增多,对虾摄食到黏附弧菌的颗粒物质,如残饵、有机碎屑等,造成弧菌感染。
②伤口感染。蜕壳时附肢撕裂或其他情况下外力造成体表伤口,感染水体环境弧菌,养殖过程常见个别虾出现黑色伤痕就是机体抵抗弧菌感染的一种方式。
三、防控思路
在养殖过程中,随着底部有机物积累,耗氧微生物繁殖加快,导致底部缺氧环境,极易滋生弧菌。尤其是在雨后转晴的天气,温度骤升、底部溶氧降低,给弧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引起弧菌爆发。
1、杀灭致病弧菌。雨后转晴,或虾出现黑斑、红爪、红尾现象时使用
[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靓底1瓶3亩进行消毒。
2、补充有益菌
[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群。消毒后第2天使用倍生源(1包3亩)或虾多宝发酵液
[发酵液(fermenlatin broth),指的是液体培养基接人微生物菌种,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微生物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合成菌体及分泌产物,这种经微生物代谢后的液体叫发酵液。](10斤/亩),补充有益菌。使用消毒剂后,池塘菌类数量巨减,生长空间释放出来。此时应大量补充有益菌群,抢占先机,快速建立有助于改良底质、促进物质循环、抑制有害菌爆发的益生菌群,发挥优势种群作用和拮抗作用,防止弧菌滋生和恶化。
四、使用效果
案例1:
大螯客户黄老板,2个塘放苗40天左右。6月10日雨后转晴,1#塘使用靓底消毒,第2天使用虾多宝发酵液泼水,2#塘做为对照未进行任何处理。6.12日帮其检测弧菌,结果如下:
使用方案的塘只有2个弧菌,未使用的塘长满弧菌,弧菌总数已大于500cfu/mL。
案例2:
5.25-5.28日连续大暴雨,5.29日雨后转晴,部分养殖户在海大服务人员的建议下使用靓底+虾多宝/倍生源方案,我们选取中山北部分虾塘进行效果跟进。5月31日在苗场制作20个培养基,当天下午6点选取养殖30天左右的虾塘水样18个(11个使用方案的,7个不用的)进行弧菌检测。结果如下:
五、小结
雨后转晴弧菌大量滋生,使用靓底+虾多宝/倍生源处理后,弧菌数量基本都在安全范围以内(平均总菌48cfu/mL,绿菌14cfu/mL),而未使用的7个虾塘有4个塘弧菌超标严重,平均总菌306cfu/mL,绿菌126cfu/mL,显著高于对照塘。使用靓底+虾多宝/倍生源后,可显著降低池塘弧菌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