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的人工养殖方法要点

三疣梭子蟹[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简称梭子蟹,是著名大型海产食用蟹类。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是当前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适宜品种。
  
  一、养殖池的选择

  以土池为佳,池塘结构同半精养对虾土池相似,也可利用现有对虾养殖池进行改造从事梭子蟹养殖。面积以中小型为宜,水深1.5-2米。为保持良好水质,养殖池要能够充分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梭子蟹多喜沿池边栖息,应尽量增加边坡面积,以避免过分密集。它有潜砂习性,池底铺设10厘米厚的中粗砂并做好小砂堆状,让其潜砂栖息。为减少相残,还应在池底用石头、瓦片等筑成梭子蟹的隐蔽场所。
  
  二、放苗前准备工作

  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要先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吞食蟹苗的水生动物,也可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清池,水深在10厘米以下,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化成石灰*全池泼洒。清池后7-10天,可注水入池,进水口设置60目锥形网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
  
  三、苗种放养
  (1)放养时间:为了当年养成商品蟹(250克左右),应抓“早”字,尽量利用第一批梭子蟹苗种。但应注意同一养殖池必须放养同规格苗,以减少大小不均自相残杀的机会,提高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2)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池底清洁,换水条件好的池,初期放苗密度为2000-3000尾/亩,生长和成活率都较好。密度过大或过低都影响生长或成活率。中秋后若小面积蓄养中不再脱壳的成蟹,经短期育期肥后冬季上市,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公斤左右。
  
  四、饲养管理
  
  1、投饵[ ...]:梭子蟹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大面积养殖以投喂低值贝类为好,其次为鲜杂鱼。体重[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0.8克的幼蟹,日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量为体重的80%,体重30克的个体为体重的20%,体重达50克以上的为体重10%左右。体重小于20克的,不分昼夜活泼摄饵,超过20克个体只在夜间进行摄饵活动。故养殖开始的20-30天,每天投喂2-4次,其后每天傍晚投喂一次,可沿池壁投饵。
  2、水质管理:清澈见底的池成活率低,在养殖过程中要适当肥水,使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另要坚持每天换水。蟹在蜕皮期间耗氧量大,如换水不及时会因缺氧而导致死亡。在养殖过程中水温要求在17-30℃,超过30℃则有死亡危险,低于15℃则影响蟹摄食,甚至停止摄食。盐度要求在20‰以上,低于20‰则有死亡的危害。
  3、雌雄分养:雌雄混养的养成率极差,且冬季雌蟹价格比雄蟹高2倍以上。故有条件的可在养殖过程中逐步将雌、雄分开饲养,雄蟹达到商品规格以后随时出池上市,雌蟹不论交尾与否卵巢均可成熟,可养到冬季卵巢成熟之后上市。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