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鱼繁殖和培育技术


鱼免状黄姑鱼[黄姑鱼(albiflora croaker)属硬骨鱼纲、 鲈形目、 石首鱼科、黄姑鱼属。],隶属于石首鱼科黄姑鱼属,闽、粤沿海渔民俗称鱼免鲈,体重可达25公斤~30公斤,肉味鲜美,鱼鳔还具有药用价值,畅销于国际市场。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养殖鱼免状黄姑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在闽、粤沿海放养当年人工鱼苗,经189天网箱养殖,最大体重可达1.15公斤,经360天养殖最大体重可达1.65公斤,成活率达到93.4%。

一、亲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精养

鱼免黄姑鱼亲鱼的培育不等同于成鱼的养殖,培育优质的亲鱼必须精心管养。放养亲鱼的密度控制在1尾/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1.5尾/立方米以内,使亲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亲鱼的饲料质量和日摄食量至关重要,必须选用营养价值高的蓝圆鱼参、金色小沙丁鱼[沙丁鱼(Sardine),是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小沙丁鱼属和拟沙丁鱼属及鲱科某些食用鱼类的统称。]、狗母鱼类和竹荚鱼作为亲鱼的日常饲料。4月~11月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18℃~30.5℃时,亲鱼的摄食量为体重的12%~16%,早晚各投喂1次。12月至翌年3月水温6℃~17℃时,亲鱼的摄食量为体重的2%~12%,每天投喂1次~2次。每年的10月至翌年4月为产前精养期,5月~6月为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和产后精养期。精养期间的饲料以新鲜和冷冻的蓝圆鱼参为主,金色小沙丁鱼为辅,不投喂变质饲料。每周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和复合维生素B。定期换网,保证网箱水流畅通。冬季定期检查并预防水蛭的寄生,使越冬期和产卵前的亲鱼不发病,以免影响性腺发育。

二、催产[读音催产 cuī chǎn1基本解释[expedite child delivery] 采取措施促使胎儿产出。]和自然产卵

饲养亲鱼的网箱内套催产网箱,网箱深2米,催产网箱面积视饲养亲鱼的规格而定。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且观察到亲鱼昼夜成群游到中上层,雄鱼发出“咕咕”的鸡叫声时,就可进行网箱人工催产。选择性腺发育良好、腹部膨大的亲鱼作为催产对象。雌雄性比为1∶1,催产亲鱼密度0.5尾/立方米。催产剂用LHRH-A和HCG混合激素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注射液配置而成。雌鱼注射剂量:LHRH-A12微克/公斤鱼~18微克/公斤鱼和HCG120IU/公斤鱼~180IU/公斤鱼,雄鱼减半,背肌一次性注射,注射时间为16时~18时。网箱催产不同于室内催产,提高网箱催产率和受精率[标准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指受精蛋数占入孵蛋数的比例, 一般95%以上。]必须选好亲鱼,性腺发育**的亲鱼暂不催产。掌握好性激素[性激素sexhormone(化学本质是脂质)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成熟、副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剂量,剂量多影响受精率,剂量少影响催产率。水温是影响性激素效应时间的主要因素,早期催产水温还不稳定,应特别注意恶劣天气水温下降时不能催产,尽量避免大潮水质浑浊时催产。注射催产激素后36小时~40小时能达到自然产卵。催产期间应防止亲鱼因网箱网目堵塞水流不畅引起缺氧,所以催产网箱要保持干净,并具备水泵冲水设施。催产网箱环境的光照度应保持在100lx以内,夜间手电照射或在网箱周围走动也会惊扰亲鱼追逐和产卵。发现产卵后,不能急于起网收集精卵,以免影响产卵效果。亲鱼从**追逐到产卵结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