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具有适应性广、生长迅速、出肉率高、营养丰富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养殖户在享受高产带来效益的同时,却忽视了病害防治的技术要点,对病害预防十分不重视,待疾病发生后才开始用药,治疗不及时导致损失惨重。

 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治十分复杂,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清塘开始直至整个养殖过程,通过定期施用改良剂

[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

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四个技术要点

、消毒剂、合理投喂优质饲料、捕捞上市降低池塘密度等方法可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同时还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适时开动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投放增氧剂等,增加水体溶氧,预防南美白对虾出现浮头现象。

 2.南美白对虾的应激能力较差,容易导致疾病,因此池塘应适时泼洒抗应激的药物,增强对虾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使用生物制剂

[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

与底质改良剂等,改善池塘水质环境,保持藻相和菌相平衡,定期进行水质测试,使水质保持良好状态。

 4.发现病虾、死虾及时打捞出,从外部观察到内部解剖查出病因,同时对症下药,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染。

 在预防疾病的同时,发生疾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南美白对虾病害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性、细菌性、寄生虫类和环境**害。

 1.细菌性疾病:一般有附肢变红、断须、烂鳃、烂尾、烂眼、甲壳溃疡和虾体弯曲等。这些病害生产上常选用0.1—0.3ppm二溴海因、溴氯海因、二**氯

[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或双氧离子季胺盐络合碘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2.原生动物疾病:主要是纤毛虫类,一般用纤虫敌杀可得到有效的治疗。

 3.环境性疾病:如生长缓慢、甲壳软、黑鳃等,通过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添换水,定期投放底质改良剂,如沸石粉、石灰、光合细菌等,强力增氧,保持绿色或黄绿色水色,保持水质活、嫩、爽。

 4.**性疾病:由于**性疾病难以治疗,重点还是预防。主要防治药物有聚维酮碘等碘制剂、红体灵、维生素C、克毒王等。对虾白班综合症(WSSV)是典型的**性疾病,为全球对对虾危害最大的疾病,毒力极强,污染宿主后致死率达到90-100%。养殖户应常年在饲料中添加含有大量参素、核苷素、氨基酸多肽类、酶类及配糖体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疾病流行季节,应每半月泼洒一次漂**,或每周泼洒一次溴率海因,调节水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