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龟[石龟,黄喉拟水龟(学名:Mauremys mutica)为龟科拟水龟属的爬行动物。]苗育苗过程中,咬尾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如果不能有效预防往往造成极大的损失,集以往养殖之经验,讲述一下石龟为什么[《为什么》这首歌是描述在外频迫的一段艰苦经历。]咬尾,以及石龟咬尾怎么防治。
石龟为什么咬尾
1、食物[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方面:这也是我认为的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之一,养殖户在配食物过程中,有不少人使用猪肉和牛肉,这两类食品很难剔除其中的“肥肉”和“筋膜”,在投喂过后这类东西极易粘到小龟的尾部和四肢,在换水后时有清理不干净,而此时龟龟又非常活跃,见到后便会去啃咬,造成尾部被啃断而受伤。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尽量[尽量,读作jǐn liàng,基本含义为达到最大限度的事物。]喂鱼肉,鱼肉可绞碎尽量不要皮,总之要杜绝残食附着到尾部和四肢。
2、光线方面:如同人一样,光线太明亮,龟与龟之间看得太清楚,如果已经被咬伤的龟露出了肉白色尾部,极易让别的龟龟误以为食物,便会继续啃咬,久而久之尾巴就越来越短,咬到泄殖孔[泄殖孔也即泄殖腔(cloaca),为肠的末端略为膨大处。]的时候估计已经很难成活。预防措施:尽量使用昏暗的灯光,在采食完后尽量不要开灯。
3、营养调配:饲喂过程中,食物单一也极易引起个别龟的咬尾嗜好。预防措施:尽量食物多样化,多喂鱼虾,肉料中适量添加**素及稚龟专用粉状精料。
4、密度[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问题:密度过大,也极易造成这个现象。有的人也许说别人都说密度大好,容易找食,我也不太赞成这个说法。首先理由一密度大龟在争食时有的吃不好,饿的时候就找尾巴;理由二密度大水质变化就更快,对龟的生长极不利。预防措施:投放合理的密度,不能“挤”,食物可多点投放,尽量让龟能尽快同时入食,道理如同养猪。
石龟咬尾怎么防治
预防技术 (1)投喂的饲料新鲜多样、营养全面均衡。 (2)减光。用铝皮将加热灯的光线挡住。 (3)经常在饲料中添加甲鱼加喂**。 (4)减少密度。每平米不超过20只。还有一种预防的措施是将养殖的区域除了喂食外应暗一些或让龟龟有躲藏的地方。
治疗技术:(1)每月用龟鳖专用的碘威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全池消毒一到两次,浓度是每10公斤水用2毫升。(2)隔离被咬的龟放在*凉处进行隔离干养,用龟鳖专用的碘类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涂抹,一天两次,直到伤口好为止。
被咬尾后的石龟,一般都能治好,如果出现死亡现象,很多时候都是新手看到龟生病后乱下药所致。大家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以上就是石龟为什么咬尾,石龟咬尾怎么防治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