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苗种培育用水的综合处理


  目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恶化,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提高育苗产量与质量,确保经济效益是每个生产单位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做好产前、产中的水质处理,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

  1纳水时间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多数育苗厂在春季开展生产,纳水最好在上年冬季或早春3月前进行,且最好一次性备足。纳水前应对海区进行监测,避免纳入污染海水。

  2蓄水池[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  

  2.1面积蓄水池面积的大小对育苗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海区污染严重或水质变化较大的地区尤为重要。蓄水池应至少要满足15d育苗用水,最好能满足一茬或两茬育苗用水。有条件的厂家可将蓄水池建成多个小池,以方便生产轮换使用或调配。

  2.2清整蓄水池使用前应进行清淤、曝晒,后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等药物消毒,待药效消失后进水。

  3蓄水池水质处理

  蓄水池的水一般经沉淀、消毒处理后进入育苗车间。常用处理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3.1漂**消毒一般用量为(有效氯[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消毒剂时)中**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20×10-6左右,再用等量的硫代硫酸钠[代硫酸钠,又名次亚硫酸钠、大苏打、海波(来源于其别名 sodium hyposulfite)。]中和后使用。

  3.2聚维酮[聚维酮是一种水溶性的具有高效粘合性的聚合物,主要作为固体制剂湿法制粒的粘合剂。]碘用2~3g/m3全池泼洒。处理后的海水在高位池经5~6h的充分曝气后即可使用。

  3.3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消毒一般用量为(有效氯)20×10-6左右,用硫代硫酸钠中和后使用。

  3.4紫外线[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消毒在育苗室进水管[水管为外套膜的褶,沿此水管含氧和食物的水进入外套腔。]上安装专用的紫外线消毒***[***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消毒海水。

  上述方法中的前三项可以结合第四项同时使用。

  3.5pH值调节大雨过后,会导致蓄水池pH下降,应用30~50kg/m3水体的生石灰调节至适宜范围。

  3.6生物调节在蓄水池中投放一定量的贝类(如青蛤、文蛤、杂色蛤[杂色蛤,是贝壳类海产品,隶属帘蛤科,学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南方俗称花蛤(huage),辽宁称蚬子(xianzi),山东称蛤蜊(gala),日文名:アサリ[あ-zaseha]等)或移植一定量的水草,通过贝类的滤食或植物的光合作用保持水质清新。

  4砂滤池

  进行虾苗、鱼苗或贝苗等品种的苗种培育,一般须建砂滤池。砂滤池可过滤海水中的有机质、泥沙、碎屑等,对水质改良有很好的作用。砂滤池的结构:由下往上依次为,最底层架上条石,铺上粗卵石(直径3~6cm)20cm,加上细卵石(直径1~2cm)20cm,然后铺上粗砂30cm,最后铺上细砂50cm。每层之间要用筛绢网隔开。

  5室内培育池水质处理

  5.1过滤袋在高位池及培育池的进水口应挂单层或双层的200或300目的筛绢网袋,以阻止杂质或敌害生物等进入培育池。

  5.2药物处理为保持水质清新,预防疾病发生,可定期向培育池内泼洒聚维酮碘、高锰酸钾、EDTA-2Na等药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