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多雨季节,特别是暴雨过后,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

容易发病,需及时预防和控制。

暴雨过后,池水PH值和溶氧含量下降,盐度降低,温度变化幅度大,池水出现分层现象。这些因素会使对虾出现应激反应

[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

对虾池暴雨过后防疫病

,导致对虾发病或死亡。下雨时,原本附着在池塘堤埂上的病原微生物随水进入虾池大量繁殖,对虾容易出现黄鳃现象。暴雨过后,水质变化大,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病容易发生。

暴雨过后应迅速调节水质。尽快排出部分上层水(雨水一般分布在池塘水体上层),减轻池塘水质变化。为防止PH值大幅度下降,每亩用生石灰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

5公斤化水泼洒。暴雨过后立即开动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一方面增加池水溶氧量,另一方面加快上下层池水混合,避免出现海水分层现象。

适当投放特效**净、渔福等消毒剂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迅速杀灭水中的细菌、**。同时能有效维护水色,减轻黄鳃现象发生。

暴雨过后,水质、气候变化能促进对虾大量蜕壳,虾摄食量骤减,应适当少投饲料,避免浪费,同时又能抑制氨态氮迅速增加。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