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后就迎来了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成长的高峰期,但是也因为这个季节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较高而黄鳝适宜的生存温度是在28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以下,因此有一手科学的夏季饲养管理黄鳝的技术显得尤为的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说以下夏季养殖黄鳝中应该注意些哪些方面?

控制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

黄鳝生存的环境水位比较低,夏季温度比较高,因此水温极易升高。在水温高于28摄氏度的时候黄鳝的就会出现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的情况,更严重的还可能会被高水温烫死。夏季给池水降温的主要方法有:

炎炎夏日,黄鳝养殖技术新攻略(图)

1.在池塘上面盖上遮阳伞[遮阳伞也叫太阳伞,主要用于遮防太阳光直接照射的伞,夏季使用,能够有效隔离紫外线对于皮肤的损伤。]或者遮阳网[遮阳网又称遮光网,是近10余年来推广的一种最新型的农、渔、牧业、防风、盖土等专用的保护覆盖材料。]

2.种植或放养水生植物,但是种植或放养面积不得超过水池的1/3。

3.灌入薪水,在水位达到25-30cm时,可以通过更换表层水进行降温。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取终日微流水的方法降温,效果更佳。

调水、养水

黄鳝生存的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酸性pr值应保持在7-8之间。夏季温度比较高容易使水呈现酸性,也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导致黄鳝染上疾病。因此,养殖户要注意调节水质的酸碱性。

防逃管理

夏季的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如冷暖、风雨、干湿、*晴等。]是属于炎热以及暴风雨的天下,雷雨、阵雨、暴雨时常会出现,这种天气下黄鳝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容易出现逃跑的现象。因此,进入夏季后养殖户要密切观察水位的深浅以及池壁、池底的是否有缝隙,拦鱼网是否完好。

浮头[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管理

在天气闷热,*雨天或傍晚遇雷阵雨,水质严重恶化,水面出现气泡等情况下,早晚巡池时发现黄鳝群集水面,散乱浮动,受惊则跳动,说明池水严重缺氧,必须采取措施迅速处理。对轻度浮头,可及时注入新水[新水,读音(xīn shuǐ),汉语词语,一般是指新汲之水或春水。]增加水体溶氧;夏季和初秋易出现暗浮头,由于症状轻,不易察觉,容易发生泛塘死亡,要仔细观察,一经发现要立即注水预防;对因天气、水质突变引起的浮头,要减少投饵,捞出饵料残渣,从速注入新水。注意加注新水不宜在傍晚进行,以免造成上下水层对流反而加剧浮头。

(本文为火爆兽药招商网【1866.TV】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