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5年的初夏天气就像“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的话,今年的3月份到5月份的天气则犹如小孩的情绪,时而狂风暴雨,时而烈日当头,让人捉摸不定。就这种天气,可大大难为我们南三岛

[三岛是日本本州中南部城市,1941年设市。]

的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鱼虾混养,90%以上的养殖户不亏本,他们是怎么做的?

户了,下面让我跟大家分享下南三岛目前土塘混养

[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

模式养殖户的苦逼生活。

土塘混养模式

今年整个南三岛的混养塘养殖户已经全部放完了虾苗和大部分的鱼苗。第一造放虾苗到大概在6万/亩左右,从三月开始到目前已经放了3造苗,每个月一造,例如一口40亩塘,三造虾就放了700万苗,不熟悉南三岛混养模式的朋友可能就觉得疯了,但是这里面大有文章。

因为除了放虾苗,在增氧设备齐全,换水条件优越的条件下,南三岛的养殖户一般都会放个2200条/亩的黄鳍鲷苗和1600条/亩的篮子鱼。就这样?当然不是,养殖户还会放几千条我们这里俗话说的“沙古头鱼”和几百条金鲳鱼

[鲳鱼,别名有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白昌(《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叉片鱼(江苏、浙江)等。]

等等。所以混养塘放那么多虾苗一方面为了提高虾苗的存活基数,另一方面就是为各种鱼类提高混养饲料之外的“海鲜大餐”。

在这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病虾和弱虾很快被吃掉,同时也切断了病源的传播。以下就是笔者一个混养养殖户朋友的池塘水**。他的混养塘一年里都能保持着比较好的水质。

当然,南三也有水源条件比较差的混养塘,一般这些养殖户就会调整养殖结构,例如去掉篮子鱼,改为“黄鳍鲷+虾+蟹+金鲳鱼”混养。不过前提是缩短金鲳鱼的养殖周期,我们通常都是使用海水鱼

[海水鱼主要是指产自热带地区的海鱼,它们色彩特别艳丽,形状奇特,是观赏鱼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膨化料加混养料组合使用,金鲳鱼的养殖周期为2个半月,大约3两就要出鱼,然而虾也是要分批出,一般大概40~50头规格的虾,以防止密度过高而导致鱼虾缺氧。

常见的混养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说完了南三的养殖模式,现在跟大家分享现在我们80%的养殖户混养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①出现甲藻的问题导致虾偷死,这也是目前各个海湾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笔者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不断换水和肥塘培绿藻。

②经常下暴雨引起的弧菌爆发造成虾感染导致的红体偷死。笔者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使用过硫酸氢钾消毒和使用一些腐殖酸钠。

③第三问题是高温的时候水色偏黄,导致虾偷死。这个问题笔者的解决方法只能通过大量换水。

简而言之,南三岛目前养殖情况可以用一道家常菜来概括——“苦瓜炒虾仁”。在寻常人家眼里,苦瓜炒虾仁可能是美味可口的,但对于南三养殖人来说,这是形容虾偷死严重的代名词。以上笔者养虾目前所遇到的苦逼生活,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来源:水产热点(Shuichanredian)

2、作者:张文赞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