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谚语中有"养虾要成功、关键在护肝、肝损则病生"的说法,说明保护肝的重要性及其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无脊椎甲壳动物的对虾,所谓的"肝"与鱼、蛙、鳖等低等脊椎动物的肝脏在形态与结构,甚至功能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对虾类的消化腺
[ 消化腺(digestive gland)是指动物体分泌消化液的腺体。]为一大型致密的腺体,也称中肠腺
[具有脊椎动物肝脏和胰脏的机能,为此亦称为肝胰脏(hepato-pancreas)。]或肝胰脏。位于头****,心脏之前方,包裹在中肠前端及幽门胃之外。由中肠分化而来,由多级分枝的囊状肝管组成,最终的分枝称肝小管。开口于胃与中肠相连处。肝胰脏的细胞组成有:柱状、具多个或单个液泡的分泌细胞;柱状、具有颗粒状内含物的吸收细胞;长柱状的纤维细胞
[纤维细胞(fibrocyte),结缔组织中数目最多的细胞,相对静止的细胞称纤维细胞;功能活跃的细胞称为成纤维细胞,又称纤维母细胞。];近圆形、较小的中肠腺细胞以及被认为是未分化的原始细胞。消化腺的主要功能为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贮存营养物质。由于对虾类的消化道为一根较短,无回旋的直管,故对粗粉状的中草药的消化与吸收有一定的难度。
福建金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与农大实验兽药厂共同研制的虾用"菌毒散",采用了"中草药细胞破壁技术",可使中药植物细胞的破壁率达到90%以上,并通过超微粉碎,其有效成分更易被释放和吸收。选用了具清热解毒、保肝、健脾胃的十三味中草药组成,调理与治病结合。用于防治对虾细菌性和**性疾病及原因不明性综合症和保护肝胰脏,与各种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剂
[抗菌剂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如"虾病宁"等合用,有协同和增效作用。也可外用于对虾育苗池的泼洒和浸泡。一般使用时用少量沸水浸泡15分钟,均匀拌料,晾干后投喂。预防每公斤饵料加"菌毒散"5克,每天两次,连喂5天。每月1~2个疗程。治疗每公斤饵料加"菌毒散"10克,每天两次,连喂7天。对虾育苗池按每吨水20克~30克煮沸后泼洒,连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