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场地的选择[我们每天都被五花八门的广告和巧舌如簧的营销人员搞得晕头转向;被时尚潮流牵着鼻子走,***严重透支;苦苦挣扎于数不清的经济新闻和理财建议中,投资收益一塌糊涂;买来一本又一本自助类书籍,指望从中学会塑身美-xuanze]:菲律宾蛤仔[蛤仔,动物界,属帘蛤科,具有药物价值。]是以发达的斧足挖掘砂泥营*居生活的。根据这一习性,我们选择的海区[海区是指海洋的一定区域。]为东灶港[东灶港,位于海门市的东北部,她北枕黄海,东邻吕四渔港,盛产各种的鱼、虾、蟹、贝。]滩涂[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是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的中低潮海区,该海区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无污染,地势平坦,砂多泥少,海水比重为1.012~1.020,风浪不太大,潮流通畅,流速40~10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秒。
2、整埕:先在埕地靠近港道处和潮下带的边缘,用芒草筑堤,以防蛤苗流失。堤宽30~40厘米、高约25厘米。大片的滩涂也要用芒草围堤,隔成数块,便于管理,而后捡去埕面上的石块、杂物,用沙填好洼地,整平埕面。底质较硬的蛤埕需要翻整,连续多年养殖的滩涂,底质老化也需要进行翻滩改良。翻滩改良翻整一般要经过翻土、耙土、平涂等步骤。
3、苗种选择和运输[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我们选择苗种规格为壳长0.5厘米以上(8000~10000粒/千克),苗种要求壳色白亮,大小均匀,无破损、健壮、活力强,不含杂质,无臭味。蛤仔苗用海水清洗后再运输,运输时,每泡沫箱装苗25千克左右,箱与箱之间靠紧,运输途中保持湿润,每3小时洒一次海水,防止日晒、雨淋和风干。
4、蛤仔苗播放:播苗季节,依苗种的个体规格大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我们投放的是白苗,选择4月中下旬大潮汛期进行播苗。播苗在平潮或潮流缓慢时进行,以免蛤苗流失。播苗密度直接影响到蛤仔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播苗量要根据蛤苗个体的大小、潮区的高低和底质条件等因素来决定。蛤苗个体大的,成活率高,可少播;潮区低的,蛤苗摄食时间长,生长快,同时敌害也较多,蛤苗受害率高,应适当多播;底质较硬的埕地,稳定性好,亦可多播。此外,还要根据海区饵料生物的多寡及流速的大小而酌情增减。我们的播苗密度为225千克/亩。
5、养成期的管理:蛤苗播放后,要经常到埕间巡管,检查蛤苗有否流失、蛤仔的生长速度和成活奉、敌害的危害情况等,以便及时补苗或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疏通水沟、填补埕面、修补围网等。特别是刚繁殖后的亲蛤,体质虚弱,多数上浮在埕地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