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527]广东省中山市阜沙镇一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养殖池塘(图1),面积11亩,水深1.6米,2019年7月28日放南美白对虾虾苗34万尾,放草鱼20余尾。10月初对虾规格约65尾/斤。

10月初以前南美白对虾一直吃料稳定,每天正常加料1~2斤,时不时看到“罾尾”有1-2尾虾的肝胰腺

[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

南美白对虾肝肠胞虫(EHP)和肝胰腺细小**(HPV)混合感染

萎缩,空肠空胃。

10月8日开始慢料,在底罾忽然发现死亡4-6尾,抛网观察

[观察,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

虾较多空肠空胃,怀疑缺氧,马上刮虾销售,卖虾2600斤,刮虾时发现虾体质较弱,网没有插电也容易上网。

卖虾后池塘估计还剩余800~1000斤虾,继续养殖。但吃料一直加不上去,保持10多斤料的量,晚上一直有小规格的虾爬边。

10月18日抛网检测池塘剩下的虾多数体色偏黄,肠道细,肝胰腺上白膜发黄,有些肝胰腺不同程度萎缩;约1/3的虾肠胃不饱满或空肠或空胃,有的肝萎缩或肠道有水气,有的瘦软,虾无力或活力差;下风口有少量白便(图2)。

取虾30尾虾,其中15尾外观较健康(图3),15尾外观异常的虾(图4),接种肝胰腺划线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室温条件下培养24h;取肝胰腺用95%酒精保存,送实验室做PCR检测肝肠

[肝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āncháng,是指肝和肠,比喻人的某种心绪。]

胞虫和**;取肝胰腺和肠组织

[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固定于波恩氏液中用以做组织切片进行组织病理观察。

结果显示:常温下细菌培养48h后,健康虾组1/15尾虾肝胰腺长出较多的细菌,异常虾组4/15尾虾肝胰腺长出菌落,利用副溶血弧菌特异性基因tlh鉴定为副溶血弧菌阳性(图5)。槽氏PCR检测结果显示,健康虾组中虾肝肠胞虫(EHP)检出率

[检出率,可解释为检查时出现的概率,这个概率是越小越好。]

为20%(3/15),异常虾组为46.7%(7/15);健康虾组白斑综合征**(WSSV)阳性率为6.7%(1/15),异常虾组为*性;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IHHNV)、虾血细胞虹彩**(SHIV)均为*性。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健康虾肝胰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自溶,但仍可见有肉芽肿

[肉芽肿的概念肉芽肿(granuloma)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6.7%(4/15)及虾肝肠胞虫20%(3/15),肝肠胞虫位于肉芽肿坏死灶内和腺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另外,腺管内观察到肝胰腺细小**(HPV)包涵

[是指宽容,原谅。]

体13.3%(2/15);肠组织未见显著异常(图6)。异常虾肝胰腺组织病变严重,腺管严重萎缩,大量崩解,腺管间大量的细胞增生,可见处于不同时期的肉芽肿78.6%(11/15)及虾肝肠胞虫57.1%(8/15),有些肉芽肿灶心已呈干酪样坏死;还观察到大量的肝胰腺细小**(HPV)包涵体50%(7/15);肠道组织多数正常,部分上皮脱落,其中一尾虾肠腔内有大量的虾肝肠胞虫(图7)。

11月4日,近期一直每天在底罾有少量几尾死亡,降温,卖虾。

分析:1、本病例南美白对虾感染虾肝肠胞虫后表现出吃料差,外观瘦弱、干瘪,活力差等症状,平时零星死亡,蜕壳期或缺氧、天气或水质剧变后死亡量增加(参见【病例】525-526)。虾肝肠胞虫(EHP)PCR检出率越高、组织病理观察病变越严重,对虾发病越严重。

2、组织病理观察发现,除了在肉芽肿坏死灶的灶心有大量的虫体**,也有大量HPV包涵体的出现,据资料HPV主要危害幼虾,本病例对虾规格较大,发病对虾HPV包涵体数量比“正常虾”多,说明可能HPV和虾肝肠胞虫共同引起肝胰腺萎缩和坏死。(研究所一室戚瑞荣李德意卢恩秋,技术部唐绍林张吉鹏王林锁提供2019.11.14)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