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鳌虾属甲壳动物纲、软甲亚纲、十足目、鳌虾科,人们俗称龙虾。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具有很好的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前景,那么该怎样人工养殖呢?以下就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做个介绍。
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1、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选择
塘口1-10亩为宜,水深1-1.5米,做好防逃设施,要求水源良好无污染。在池中种植占水面三分之一的水草,并设计一定的人工隐蔽场所。
2、清池培水
每亩用茶饼15—20公斤或用生石灰100—150公斤进行消毒除害。在清塘消毒后,让阳光暴晒数天,翻动底泥后再暴晒10天,即可注入新水,在注水口用塑料网拦住,防止野杂鱼入池。春季池中虾苗孵出或人工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虾苗前要培肥水质,每亩施用腐熟粪肥300~500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以培育幼虾[幼虾在水泥培育池中,饲养15 天左右,即可长到2~3 厘米,此时可将幼虾收获投放到池塘中养殖。]喜食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
3、种苗放养
根据放养种虾或虾苗情况确定。一般放养种虾在每年6~9月份,可选择成虾作为亲虾,雌雄比例为3:1。也可直接放养抱卵虾,一般每亩放养20~25千克。放养虾苗一般在每年8月至次年4月前。8~10月以放养当年自然或人工繁育的1~2厘米大小的虾苗为主,亩放4万~5万尾;4月份前以放养2厘米左右的幼虾(青头小虾)为主,亩放2万~4万尾。运输后的种虾或虾苗放养前要做过渡和消毒处理,逐步淋水,适应塘口水温。用3%食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将虾缓缓分散放人岸边水草丛中,让其自行入水。
4、精养细管
①饲料投喂当水温低于12℃时则不投喂。一般单养小龙虾[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塘每天投喂2次,早上8~9时和下午4~5时各喂谷物、饼粕或人工配合饲料1次,日投饲量以池塘存虾总量的3%~5%掌握,每周每亩投放龙虾喜食的水草、旱草150千克,投放发酵过的草粪肥50千克和鱼肉、螺蚌肉、动物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2~5千克。鱼虾混养塘可视小龙虾生长情况在傍晚时加喂1次。
②水质管理幼虾放养前后或3月份水温回升幼虾出洞*后,池塘水深控制在40~60厘米,每亩施用草粪肥100~200千克,培养浮游动物等基础饵料。在饲养的中后期,逐步加深水位,视水色适当追肥,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40厘米。夏季高温期间要定期冲水,保持池水“肥、活、爽”。有条件的要配备增氧机,适时开机防止池水缺氧。
5、及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小龙虾生命力和抗病能力较强,一般较少患病。但在人工养殖尤其是主养情况下,投饲量大,水质条件较差,也会发生病害。因此要重视防病工作,可参照池塘养鱼方法,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氯制剂等药品消毒防病,有条件的可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预防疾病。
6、适时捕捞[捕捞是汉语词汇,拼音bǔ lāo,意思是捕捉捞取鱼类和其他水产经济动物。]
小龙虾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幼虾经40~50天时间人工养殖,体重可达30克以上,即可陆续捕捞上市。捕捞时间应根据市场行情和虾体规格而定,一般从5月中旬开捕,用地笼、虾笼或抄网捕捞,捕大留小或轮捕轮放,可一直持续到10月底。
以上是对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经过多年的自然增殖和人们的携带扩散,目前,克氏原螯虾养殖已广泛分布全国各地,归化为我国的常见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