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是大口[大口(dàikǒu)镇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南部万安山北麓,全镇工业发展突出特色优势,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鲶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会导致鱼体漂浮水面,沉不下去,游动时像转圈一样,严重时仰卧于水面,感染率[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指标之一。]可达90%以上,时间一长会造成大量死亡。以下就对大口鲶气泡病的防治技巧给大家做个介绍。
大口鲶气泡病的病鱼
大口鲶气泡病的症状及危害:
该病主要发生在鱼苗孵化期和仔鱼下池后3~5天。病鱼的肠道中有白色气泡产生,或者鱼的体表、鳍条、须或鳃丝上附有气泡,鱼体漂浮水面,沉不下去,游动时像转圈一样,严重时仰卧于水面,感染率可达90%以上,时间一长会造成大量死亡。发生该病的原因是水中小气泡溢出,被鱼苗误食或附着于鱼体表上。
大口鲶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1、培育大口鲇苗种的鱼池,不能直接施放有机肥,否则会引起气泡病和其他疾病。
2、水体中浮游植物量不能过多。
3、池底为水泥的池子,在放苗前不宜曝晒太久,或者加水时间要比正常情况提前几天。
4、发病后迅速注入新水,缓解病情的发展。
5、每亩水深1米,用1.5~2千克的食盐兑水后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
6、每亩用1.5~3千克的广藿香[广藿香 ,中药名。]煎水,全池泼洒;或将病鱼捞起来,用煎出的藿香汁液兑水浸泡(每立方米水兑汁液35千克),治疗效果佳。
总结:以上就是对大口鲶气泡病症状及危害以及防治方法的介绍,希望本文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