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鲷[别名乌颊鱼、黑立、黑鲷、海鲋、黑加吉。]的临界状态(水温3.5℃下致死),2003年冬天自然条件下该鱼能过冬,但碰到像2004年冷冻,连续受冻就会致死。
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期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因摄食少,体质弱,开春后易感染疾病,为了防止该情况的出现,我们采用黑鲷塑料薄膜[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大棚[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越冬。
夏花鱼苗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到11月下旬,规格均在每尾150克左右,未达到商品鱼出售的标准。要进行越冬管理,为了使黑鲷安全越冬,05年11月份,我们在基地新挖一亩长方形[长方形,数学术语,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底深1.7米,并搭建钢管大棚,用于鱼种越冬。
该池塘开挖成功后,消毒和肥水同于前面池塘的处理过程,并单独建立排灌管网,购进1100kw气泵和4cmPC塑料管[塑料管一般是以合成树脂,也就是聚酯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在塑料管上每0.5米钻一小孔,在池塘底部两边各铺设一条PC塑料管,连接气泵,用于增氧。用塑料薄膜遮盖,大棚底部留0.5米塑料薄膜不固定,可以在白天气温高时撩起用于通风[通风就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傍晚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下降时放下,保持大棚内的温度。两侧开门,既用于人员进出又有利于通风,长方形的池塘两边各铲出一条50cm的小路,平常便于巡塘。
我们采用拉网的方法,12月14-16日,我们采用先抽掉一部分水,然后拉网,最后网中带水捕捞[捕捞是汉语词汇,拼音bǔ lāo,意思是捕捉捞取鱼类和其他水产经济动物。]和带水搬运的方法进行二号池塘黑鲷的捕捞搬运工作。二号池塘的黑鲷鱼苗经半年养殖,成活率在80%左右,抽样规格在150克左右。把捕获的黑鲷鱼种全部用1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从中取出5000尾放入加满水的露地[露地,是汉语词汇,出自《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解释为处于没有覆蔽的地方。]二号池塘养殖,作露地和大棚越冬对比试验,其余全部放养到大棚内,并打开增氧设备。
越冬期一般少量投饵[ ...]。饵料为配合饲料,并加入一定量的鱼用维生素,点定时投喂一次,并经常检查食台,视黑鲷的吃食情况和活动情况,适当控制投喂量。当水温低于5℃时,基本可以停止喂食。但在天气晴好,水温10℃以上要少量投饵。
大棚内平常认真巡塘,天气条件好,气温高时,打开底部塑料薄膜,天气条件差,气温低时,遮盖塑料薄膜,保持温度。两侧门一般白天通风,傍晚关闭。大棚水位保持满池,以后每隔7天抽出20厘米,换入新鲜海水20厘米,以保证水质,防止因水质恶化而影响黑鲷的生长和越冬。
经过几个月的大棚越冬后,黑鲷没有出现因温度低原因而冻死的现象,安全渡过冬季。06年3月14日,大棚中的黑鲷全部捕捞出来,放养到露天的池塘中,黑鲷大棚越冬项目取得圆满成功。而露地二号池塘的黑鲷全部被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