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虾养到一定程度就难养?通常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40-50天虾就开始偷死,或者虾规格100尾/斤时,就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很多养殖户心里的疑问。通过这几年技术服务的总结,我们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入,溶氧才是关键,通常养殖到了该阶段,随着投喂饵料的增多,塘底的污染日益严重,耗氧物质增多,池塘需氧量增多。但许多养殖朋友的意识没有跟上,认为溶氧足够了,增氧
[ ...]机开的并不多,殊不知此时真正耗氧多的并不是虾,而塘底污染物耗氧才是致命的。
“养虾先养底”的理念我们已经推广好多年,现在已经深得业界和养殖户的认同和信赖。为什么说“养虾先养底”呢?下面介绍一下池塘底质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对养殖造成影响的,并提出该如何养护底质的建议。
一、池塘底质的变化过程
随着虾越长越大,饲料的投喂量增大、粪便增多、死亡的藻类残骸、浮游生物尸体等在塘底的积累,池塘底部出现酸化、还原化、有机化、有毒化、缺**。具体表现为pH值降低、**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升高、总碱度降低、底部黑臭、底部发热、**还原电位降低等。
底部的变化进一步导致水体的不稳定,水易浑、易分层;返底造成倒藻;或易生鞭毛藻
[鞭毛藻(dinoflagellate),藻类,水下磷火微生物,介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是金藻门、*藻门、隐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团藻目中具鞭毛藻类的统称。],造成水变。虾容易出现跳塘、暗游、软壳、红须、黄腿、红尾、偷死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二、如何养护底质
底质恶化非一日之积,改底也不是一两次就行的,建议定期改底增氧,且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改底次数。改底的同时要增氧,能保证改底效果好,且不会造成池塘缺氧,鱼虾浮头。
**型改底产品,如“福地安”等,作用不消耗氧气,能**底部还原物质,间接提高底层溶氧;且使用不受天气影响,晴天、雨天,养殖全过程均可用。建议养殖中期(30-60天)10天改底一次,后期7天改底一次。增氧产品“底加氧”,颗粒状,能沉底,底部增氧,缓慢释放,**性小,增氧时间长。
中后期改底增氧推荐经典产品“底加氧”。晚上查料时干撒有以下作用:1)预防缺氧;2)减少虾跳;3)降低**酸盐毒性,减少虾软壳偷死;4)吃料加快,升高溶氧;5)稳定水质;6)预防返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