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业的蓬勃发展,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目前海参养殖成为一项新兴的、前景广阔的养殖产业。那么海参怎么养殖?海参养殖方法有哪些?以下简单的做个而介绍。
海参怎么养殖
虾池[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养殖:是指利用原养虾池或其他沿海池塘,利用闸门或管道更新海水,池塘内投石或其他材料模拟海参生长礁,投放海带、海藻等制成的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海参生长期较短。
围堰养殖:是指利用浅海海湾搭造浮筏进行养殖。
底播养殖:是指将海参苗种放回大海,任其自然生长。从海参成长过程看,可视为野生海参。成长周期一般需要3年以上。
目前,纯粹的野生海参和底播海参是混居在一起的,是无法分辨的。海参完全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不做任何人工处理,品质佳。(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必须是水温合适、海底多为岩礁、沙石底质,有大面积的大叶藻业生泥砂或砂混质地带,水体交换通畅的水域)。
海参养殖方法
一、虾池养殖要点
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cm左右(体重50g/头)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
3.饵料以投放的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主,同时投喂鼠尾藻[鼠尾藻,学名Sargassum thunbergii,隶属于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海带、裙带等藻类,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4.虾池的深度应保持1.5-2m,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向虾池中施用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外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密切注意虾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的交换量10-15%/日。
二、海底沉笼养殖要点
1.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石块(3kg/个-5kg/个)若干
2.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体长3-5cm苗种200-300头/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1次。
3.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散。
三、潮间带[潮间带,是指平均最**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垒石养参要点
1.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利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内垒石养参。
2.坝高应依历年**位确定,坝底留有进、排水孔,可自然纳水、排水。
3.放养密度为体长1-2cm参苗20000头/亩,5cm左右参苗8000头/亩8000头/亩。
4.饵料可以为人工配合饵料,也可为海带、底栖硅藻、鼠尾藻等。
5.注意多雨季节淡水的注入,应提前纳高水位。严禁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的染污,以防参体自溶。定期清除海星等敌害生物。
四、室内工厂化鲍参混养要点
1.利用工厂化养鲍车间已有的设施混养海参。
2.混养密度为4cm**100头/平方米,而海参为3cm-4cm6头/平方米-8头/平方米。
3.养殖期间,夏季利用深海水井降温,冬季可利用升温水,海参无夏眠现象,缩短了生长周期。
4.**混养海参,可提高**的成活率,减少饵料的损失,降低生产费用。
为了解决市场与资源问题,海参的人工养殖应运而生,特别是在、日本等国家蓬勃开展起来,希望通过以上对海参怎么养殖,海参养殖方法的介绍,大家对海参养殖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