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海湾是一片三面环陆的海洋,有U形及圆弧形等,通常以湾口附近两个对应海角的连线作为海湾最外部的分界线。]扇贝[扇贝是扇贝属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代称,约有400余种。]的室内人工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亲贝[ ...]选择和育肥[育肥,指使禽畜(一般为肉用禽畜)变得肥胖或丰满的养殖过程。]
海湾扇贝选用的亲贝一般壳高在5厘米以上,要求性腺发育饱满,如未达到成熟饱满则进行暂养育肥。亲贝育肥的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种类一般为扁藻[扁藻学名扁藻(Platymonas),属于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衣藻科、扁藻属。]、新月菱形藻、角毛藻、金藻[金藻亦称金褐藻(golden-brown algae),金褐色,除含叶绿素外,尚合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等,也可用配合饲料。80年代我国对海湾扇贝已可人工控温[控温即按要求控制温度。]育苗。亲贝在控温下提前蓄养育肥,从而提早获得稚贝,延长养殖上的生长周期。海湾扇贝一般控温在20-24℃。水温的日提升度数为1-2℃。饵料日投喂量为:扁藻6万-10万个细胞/毫升;硅藻、金藻15万-40万个细胞/毫升。育肥时,其他适宜理化因子为:pH值7.9-8.2;盐度25‰-28‰;总氨态氧量不超过300豪克/米3;光照不大于500勒;化学耗氧量不高于2.3毫升/升。经过20-25天蓄养可获得成熟精和卵。
受精、孵化
扇贝的精、卵在净化的海水中搅动受精、孵化。各种扇贝的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及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的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发育时间略有差别。受精卵经过多细胞期、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幼虫发育分担轮虫、直线铰合幼虫、壳顶初期幼虫、壳顶后期幼虫、出现眼点[一般是指构造比通称单眼更为简单的眼。]后为眼点幼虫期,足能爬行,面盘开始退化消失,进入匍匐期,附着**出现次生壳后变为稚贝。
幼虫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孵化后的直线铰合幼虫经选优,按每毫升水体放养8-12个幼虫的密度,分池培育。培育应控制的适宜环境因子:水温为22-24℃,氨态不超过200豪克/米3;光照在500勒以下;连续或间断充气,溶氧量不低于5毫克/升;pH值7.9-8.2;COD不高于2毫克/升。开口饵料为三角袍褐指藻、金藻、角刺藻。3天后投喂以扁藻为主的混合饵料。投喂量视幼虫胃内含物多少而确定。每天换水两次,换水时温差不宜超过2℃。在幼虫培育过程中,为防止水质污染和微生物、细菌的感染,应进行2-3次换池和池底排污等管理工作。在必要时投放抗生素或螯合剂以净化水质。出现眼点后应及时投放附着基。进行中间培育。出池前应逐渐降温,每天降2℃左右,降到接近自然海水水温时,再下海暂养。用双网袋、塑料筒或网箱保苗[保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ǎomiáo,意思是保证地里有足够株数的幼苗。],也可在大型对虾养殖池暂养保苗。经25-30天中间培育,壳高达0.5厘米即可作商品苗出售。80年代末中国扇贝人工育苗技术已达到工厂化水平,每立方米水体可生产10万-50万粒商品苗种,最高可达98.8万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