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鱼就是我们常说的青鱼[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鲢鱼、鳙鱼[鳙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这四种鱼类,这四种是常见的水产养殖品种,都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共同特点。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很多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模式,以下就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做个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四大家鱼混养技术
四大家鱼亲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种类每亩放养数搭养其他鱼类数即青鱼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草鱼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鲢鱼15~25尾(总重60~100公斤)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鳙鱼10~15尾(总重75~125公斤)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池塘选择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
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 、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藻门八个门类的浮游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四大家鱼混养的佳搭配
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混养的话可以考虑下甲鱼,四大家鱼个头大可以不受甲鱼的攻击,甲鱼栖息在水塘的周边,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好采取野放的养殖方法。另外可以考虑鳊鱼和鲤鱼和四大家鱼进行混养,可以利用好底层空间增加鱼的产量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鱼类约有30余种。其中"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普遍养殖的主要种类。以上是对四大家鱼混养技术的介绍,希望以上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