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性菌。]会侵袭鱼类,虾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导致弧菌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弧菌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河口环境中,属弧菌科,目前由147种和4个亚种组成。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使用gyrB和pyrH基因[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分离[分离,意为分开、离开、隔离、分别之意。]弧菌的文章,引用信息如下:
分子鉴定[鉴定是指本人工作、学习、劳动一个时期或工作调动以及参加临时工作结束时本人写的优、缺点总结和组织上做的评语;鉴定是指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由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的一种侦查行为;鉴定是指,具有相应能力和资质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受具有相应权力或管理职能部门或机构的委托,根据确凿的数据或证据、相应的经验和分析论证对某一事物提出客观、公正和具有权威性的技术仲裁意见,这种意见作为委托方处理相关矛盾或纠纷的证据或依据。]
16SrRNA基因已被广泛用作鉴定物种[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的分子标记。但是,弧菌属16SrRNA难以区分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此外,16SrRNA基因的种内(98.8%–100%)和种间(97.6%–99.9%)序列的相似性,以及大量的重叠导致几乎没有区分能力。
管家基因[管家基因又称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例如gyrB和pyrH基因,通常用于聚合酶[聚合酶(polymerase)又称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基因座[基因座(locus,loci)又称座位。]序列分析(MLSA)中,以确定弧菌属的物种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由于两个基因的种内和种间距离略有重叠,因此与16SrRNA基因相比,gyrB和pyrH基因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样品分离
从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英语:Malaysia),简称大马。]半岛的四个石斑鱼[石斑鱼(英语:Grouper),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养殖场[大型畜牧养殖场下设三大分场和三大科研室。]中分离弧菌。从四个农场的77个样本(64%)中成功分离出147株弧菌,来自北部的24株(16%),来自东部的30株(21%),来自中部的66株(45%),和来自南部农场的27株(18%)。从脾中分离出62株(42%),从肾脏中分离出45株(31%),从肝中分离出40株(27%)。
gyrB和pyrH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对gyrB序列的分析显示,有131个(89%)菌株可以分为六种弧菌。共有63株(43%)被鉴定为哈维氏弧菌,53株(36%)为溶藻弧菌,8株(5%)为副溶血弧菌,3株(2%)为塔式弧菌,1株(1%)为创伤弧菌。另外,使用该基因不能区分哈维氏弧菌和轮虫弧菌。
通过分析pyrH序列,可以鉴定所有147株菌株(100%),然后将其分为11个弧菌属菌株。其中3个弧菌属在马来西亚养殖场中为优势种,如创伤弧菌,哈氏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共有49株(33%)创伤弧菌。
小结
与gyrB相比,对pyrH比较更适合于弧菌的物种鉴别,因此使用pyrH基因来确定马来西亚半岛鱼类样品中的弧菌物种,证明了pyrH基因可对石斑鱼样本中弧菌的多样性进行可靠的物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