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蛤养殖技术简介


一、场地建设
  1、选址  潮间带[潮间带,是指平均最**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淮涂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选择风浪较小、滩面[- ...]平整、潮流畅通的泥沙质滩涂[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是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高涂蓄水[蓄水,汉语词汇,释义为储存水。]养殖选择平坦、进排水[排水是指人为控制水的流向,人工排水。]方便的**区。养殖场地周围交通便捷,无三废污染,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符合NY5052的规定。
  2、建场 潮间带滩涂养殖。将大块滩涂分隔成3-5米宽的畦,畦间开小沟作排水与通道,埕地周围筑小堤,同时对埕地翻松耙平,清淤消毒。高涂蓄水养殖。高涂建设分高坝和低两种模式。高坝堤高2.5-3o米,顶宽4-6米,底宽10-12米。养殖滩面要深翻晒涂,清除[清除,词语,记载于汉语词语紫癜之中,其意是全部去掉、打扫干净的意思。]杂质,防病除害。
 二、苗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选择个体均匀,贝壳无损坏且离水时间不超过2天的苗种,壳长为1-2厘米。每年的3-5月份,当水温升到9度以上时进行放养,放养时要均匀,顺风条播,密度100-300克/平方米为宜。
 三、养殖管理
  1、潮间带滩涂养殖 播苗衙3-4天,检查苗种成活率,发现死亡较多(>10%),及时搞好苗种补放。养殖过程中,经常观察青蛤[青蛤,贝类动物,贝壳中型,韧带外在,位于后方。]生长情况,适时稀疏密度,及时清除青蟹等敌害生物。
  2、高涂蓄水养殖 除按潮间带养殖管理外,还应经常施用经处理的腐熟有机肥或无机肥,培养饵料生物,水体透明度控制在0.3-0.4米。每15天左右换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30%左右,起捕前20天,禁止施肥,彻底换水2次以上,保持水质清新。
  四、当青蛤长至商品规格(壳长≥3.0厘米),退潮或排干水后,用锄、耙挖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