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鱼具有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耐低氧等特点。其头尾较小,背部肥厚,出肉率高,无肌间刺,肉白细嫩,味道鲜美,胶性强,无腥味,是当前港、澳、台及新加坡、原产地澳大利亚人们招待亲朋好反的首选佳肴,可作生鱼片[生鱼片又称鱼生,古称鱼脍、脍或鲙,是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总称。],也可清蒸、炖砂锅。市场价格目前100元/Kg左右,且货源紧缺,国内规模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产品可销国外,因此推广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宝石斑是温水性鱼类,在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10~38℃范围内均能生存,生长最佳水温21~28℃,最低水温10℃出现死亡,pH值为5.5~8.5,溶解氧为2~4mg/L。该鱼喜栖水体中上层,是杂食性鱼类,以小型甲壳类动物、水生昆虫及幼虫为饵,也可摄食藻类及有机碎屑,喜食小蚯蚓、红线虫、面包虫等较大的活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
3龄的宝石斑,体重750~1000g/尾的成鱼可选做繁殖亲鱼,产卵水温23℃以上,采用人工注射激素的办法催产,孵出的仔鱼以煮熟的鸡蛋黄[鸡蛋黄是指鸡蛋里面的蛋黄。]经100目筛绢过滤投喂,也可以轮虫等小型浮游生物为饵料。
宝石斑苗种达5cm即可转入养成阶段,投喂粒径[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径(grain size)”,又称“粒度”或者“直径”。]较小,含蛋白质较高的硬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以后按不同规格投喂不同粒径的配合饲料至养成。
养殖技术可借鉴国内养殖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的技术,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把100g/尾的宝石斑苗种移入水库网箱进行养殖,经过4个月人工配合饲料的饲养,可达到商品鱼规格。广东省气候温和,水源充足,饵料资源丰富,适宜养殖宝石斑鱼,且养殖模式与罗非鱼相似,取得的养殖效益据称是罗非鱼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