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南美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白便“恶魔”在养殖过程中名声大噪,对于处理不当或依旧传统处理方法来说危害性不言而喻,危害极大:尤其表现为白便后空肠空胃,上不起料,空壳无肉,到最后出现偷死!市面上白便特效药品层出不穷,投喂红薯、奶粉等土方法更是各式各样!然而,很少有人逃出白便“恶魔”的手掌,即使有的更是花大价钱,尝试很多方法,“打包票”方案,都是无果而终!
对虾白便,今年发病率极高,往往都是成片性的发生,很多养殖户把病因归咎于
[归咎于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把罪过推给别人归咎于客观原因。]“苗种”或是**!通过今年走访众多白便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和处理该病池塘,整体池塘表现情况如下:
1.白便的发生,通常在高温季节:连续高温或高温后暴雨再持续高温,白便发生的概率非常大;
2.发白便的池塘,水质偏浓偏老,其藻相多为鞭毛藻
[鞭毛藻(dinoflagellate),藻类,水下磷火微生物,介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是金藻门、*藻门、隐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团藻目中具鞭毛藻类的统称。]为主;
3.对虾白便的发生时间,通常在30天左右到60条左右,30天和60条以后发生率很低;
4.白便发生以前,白对虾吃料很猛,而发白便前2-3天吃料明显下降;
5.白便,通过换水或泼洒抗生素(市面上说的部分中药白便产品)白便会明显减少,但治标不治本,白对虾后期吃料很差;
6.白便发生的池塘,并不会发生爆发性死亡,后期缓慢偷死;
7.该片区域不同苗场的池塘都有同期发生情况,同一苗场的池塘部分没有发生疾病。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白便并非完全归咎于苗种和**。那么白便发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白便其实并非粪便,有研究报道指出:白便的诊断特点是虾肝胰腺中内侧脱落许多小管上皮细胞,目前把他作为来源于虾胃的致病菌的一个未知结果毒素。发现对虾产生的的白色粪便和肝胰腺中有大量蠕虫状体(ATM),是肝胰腺微绒毛脱落,原始细胞裂解,形成蠕虫状体,像簇虫而并非簇虫。白便通过肉眼不难看出,并非消化不好的粪便,而发病虾很多表现为空肠空胃。不难判断这个白色物质主要是肝胰脏所产生的分泌物。
根据以上情况,作者做如下分析:
1.前期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或长期投喂劣质饲料;
2.大量的鞭毛藻类(主要隐藻、*甲藻和夜光藻),造成水体分层、pH值过高(普遍在9.0左右或以上)、毒素逐步积累以及对虾的采食造成消化**;
3.弧菌感染,2013年有关白便报道指出,诊断为单独的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发病。
找准白便“恶魔”病因,我们才是对虾养殖更好的采取措施!要想预防
[预防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汉语拼音为yù fáng,注音为ㄧㄩˋ ㄈㄤˊ。]好白便的发生,还是得靠我们的预防管理。渔美康集团所提出的“以养代防”对这类型的疾病,不论是预防还是治疗处理,才是正确的思路。那么,白便预防可不可以预防,如何预防?请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稳定水质,保持水质清爽,培养优质藻类,主要藻类以:小型绿藻和硅藻为主;切记避免鞭毛藻为主的水质;
2.定期改底解毒,补充有益菌,改善池塘环境,能有效的保持水体稳定,减少有害藻类和有害菌的繁殖;
3.定期做好弧菌预防工作,特别在连续高温、暴雨过后和进水;
4.定期做好内服保健工作,以提高对虾消化免疫系统、增强抗病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作者:渔美康集团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