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培养
[培养(péi yǎng),意思是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种类生物学特征日本对虾育苗主要培养种类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am)。其他角毛藻也可采用,这里只介绍中肋骨条藻。
1)形态构造:属硅藻门。细胞
[细胞(英文名:cell)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为圆柱形,直径为6-7微米。壳面圆而鼓起,周缘着生一圈细长的刺,与邻细胞的对应刺相接组成链状群体。刺的数目差别很大,一般8-30条。细胞间隙长短不一,人工培育的细胞间隙一般较大。色素体数目1-10个,但通常为2个,位于壳面,各向一面弯曲。细胞核在细胞**。
2)繁殖方法:一般为无性的有丝**繁殖,也可经过卵配形成增大孢子。
3)生态条件:适宜盐度为7-50,最适为25-30。适宜温度为8-32℃,最适为20-25℃。最适pH7.5-8.5。
(2)培养设备是大量培养生产的,一般为砖石结构,水泥抹面,形状以长方形最普遍。室外培养池则较大,容量为15-20立方米或更大,深度为1.2-1.8米,大型池的环境条件比较稳定。根据生产规模建造一组或几组,两行池的中间和靠窗口的两旁有工作走道,设有活动遮光帘调节光照。
无论是室内培养池或室外培养池,建池时都必须注意:供水和投喂的自流化;培养池的方向应该是南北向,避免受太阳直射光
[以自然光来说,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阳光直接照射到被摄者身体的受光面产生明亮的影调,非直接受光面则形成明显的投影,这种光线,我们把它叫做直射光。]长时间的照射;培养池应高出地面50-80厘米,使泥沙杂物不易吹入池中,易于保持清洁,操作也较方便;培养池四周应开阔、通风。
(3)培养方法藻类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培养液
[培养液又称:植物培养液,常用户水培植物的营养供给。]由海水加入营养盐
[自从人们了解到海洋营养元素的存在之后,一直都在关注它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海洋环境科学得到快速发展,以海洋营养盐元素为对象的研究课题,成为海洋有机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配制而成,属扩大生产培养液。营养盐的主要成分有主要元素、微量元素、辅助生长有机物质、土壤提取液
[提取液,提取某种物质所用的溶液,常见的植物蛋白提取液,一般含有细胞裂解的成分,和抑制蛋白酶的成分,以及一定的pH值。]、络合剂、缓冲剂
[能被用来控制高温高压状态下,或常温常压下,气体或液体逸度的固体组合,它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和植物生长激素等。生产上常用的营养盐投施配方如下:
NaNO35×10-6
K2HPO4·12H2O5×10-6
NaSiO35×10-6
柠檬酸铁5×10-6
藻类培养一般根据培养规模大小和目的不同,其培养方式可分为小型培养、中继培养和大量培养和大量培养**。中肋骨条藻的培养方法是通过藻类收集袋收集藻种进行接种培养,一般不进行前两给的培养,只有少数的机构或育苗场从事纯种的培养工作,这也是中肋骨条藻用作生产性培育时的优点之一。通过藻类收集,培养能不断沿续下去,也给生产带来方便。利用中肋骨条藻可通过收集袋收集这一特点,生产上一般是收集浓缩藻液投喂幼体的。尽管培养方法简化了,但其培养过程和操作程序基本上是相似的,都包括水池、工具消毒;通过藻类收集营养盐;接种和培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只是各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培养管理上应注意下面几方面:
1)中午光线太强时,及时用帘布遮光;
2)藻液浓度太大时,注意加水(或抽掉部分藻液后加水),并补充营养盐;
3)定期收集藻种接种,2-3天接种一次;
4)定期用显微镜观察藻类的生长情况。有死亡现象的藻类不能当作藻种,避免藻类培养失败级生产带来损失。
充气培养在藻类培养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大规模藻类培养已普遍使用连续充气,代替以往的人工搅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只利用现有的设备,无需增添任何设施,所以便于推广使用。充气除能达到搅拌的作用外,还能延长指数生长期;细胞不会出现沉淀、结块、附壁等现象;细胞轮流接受光照,有类似间歇光照的效果,光线得到充分利用;充气培养的细胞生长迅速,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从而抑制了敌害生物的繁殖;生产上还能节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