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皮肤病[皮肤病(dermatosis)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疾病的总称。]是经常发生的,同时也是做成危害大的一类疾病,特别是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像赤皮病[赤皮病又称出血性**病,赤皮瘟、擦皮瘟等。]、竖鳞病[基本概述又称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溃疡病[溃疡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俗称,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烂尾病等都属于细菌性皮肤病,以下就对此类疾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做个介绍。

淡水鱼鱼类细菌性皮肤病

鱼类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因:

淡水鱼疾病的防治,鱼类性皮肤病的预防

秋冬季节,由于打网、运输、鱼苗投放等操作造成鱼体表创伤,这些伤口在低温季节愈合较慢,这就为病原菌侵袭鱼体打开了方便之门[方便之门,拼音fānɡ biàn zhī mén,汉语成语,指给人方便的门路。],从而引发赤皮病、竖鳞病、溃疡病、烂尾病等细菌性皮肤病。此类病害秋冬季发生,春季水温回升后可致发病鱼大量死亡。

鱼类细菌性皮肤病的预防:

1、在打网、运输、鱼苗投放等操作环节,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用消毒剂对越冬池塘养殖水体进行消毒;

3、越冬鱼种下塘前,用4%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对鱼种进行5~10分钟浸泡消毒;

4、秋季打网、运输、鱼苗投放等操作应安排在鱼停食前完成,以便在鱼体受伤后投喂药饵,促其伤口愈合,从而防止细菌性皮肤病的发生。

总结:以上就是对鱼类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的介绍,如果发病就根据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