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池和肥池
池塘养殖以新建池塘为宜。放苗前20天,用生石灰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清塘,每亩用生石灰80公斤,用水搅拌均匀全池泼洒,以**害鱼和敌害生物。放苗前半月注水50厘米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并在入水口处安装60目的过滤网,防止野杂鱼和鱼卵等混入池中,进水后开始施肥,一般每亩施经发酵的猪、牛、鸡粪200公斤,拌匀后全池泼洒,促使池中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并使水色保持茶褐色或黄绿色或油绿色为宜。
2、放苗和投饵
[ ...]放苗应选择晴朗天气,气温稳定在20℃左右为宜,一般在6月上旬放苗,亩放苗量为1~1.3万尾,虾苗要大小均匀,有活力,体长应在1~1.5厘米左右,运苗时采用充氧袋运输,每袋装虾苗不能超过5000尾。
放苗前要做试水试验,确认池水无毒后才可开始放苗。养殖前期,由于水中繁殖了大量的浮游生物,可以满足幼虾生长的需要,所以在6月中旬以前基本上不投饵或少投饵,每隔5天投一次豆浆,每亩1公斤,每天2次。6月下旬以后开始投喂罗氏沼虾
[沼虾,属于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幼虾料。由于罗氏沼虾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所以投饵时白天应将饵料投在有隐蔽处,晚上沿池边泼撒。投饵量每天每亩1公斤左右,每天2次,投喂时问为5点和21点。7月中旬以后,幼虾长到5厘米左右时开始投喂颗粒饵料,投喂量按虾体重的7%~8%计算,投喂次数每天三次,时间为5点、17点和21点,每次投喂量占总投饵量的比例为3:3:4。此时虾个体大,生长快,活动能力强,所以白天投喂时应全池泼洒,晚上沿池边1米左右泼洒。投饵应做到勤投,少投,充分利用为宜,并根据虾的个体大小,养殖时间长短而逐渐增加投饵量。防止残饵过多致使污染水质,引起水中缺氧而死虾。罗氏沼虾有互相残食的特性,如果投饵不足虾吃不饱则会造成互相残食,特别是在蜕皮期,由于蜕皮不同步,饵料不足,互相残食会更严重。所以一定要勤观察,随时改变投饵量。
3、追肥
[追肥,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为补充和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和加水
[加水,将原来各水槽间的塑料软管换成钢管,在钢管和每个水槽正上方都安装一个防尘喷雾喷头,采用4个电磁阀供水,增大了供水量,使整套加水系统每个水槽出水口压力平衡。]追肥是持续培养天然饵料,节省成本,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关键措施。追肥应视水质而定,一般每月追肥1次,每次施发酵肥100公斤,始终使池中水色保持茶绿色,且有浮游动物为宜。
随着虾体的增大,水温的增高,加之罗氏沼虾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加大,更要保持水质新鲜,就要相应地加高水位,7月中旬以后水位由原来50厘米加到80厘米。到8~9月,每隔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厘米,使池中水位达到1.2米左右。在加水的同时还要进行追肥,促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始终使池中水质保持在肥嫩爽的状态。
4、巡塘
[巡塘是对养鱼工作的综合检查,通过巡塘可全面了解和掌握池、鱼状况和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和防病害
巡塘要看水色,以决定投饵、施肥和注水时间与数量,虾池水以茶绿色或油绿色为宜,透明度在25~30厘米,如透明度超过40厘米,应马上追肥,如水色变黑,说明水太肥,应适当加水。特别是在虾苗下池后,要坚持早5点晚21点巡塘,高温季节要坚持昼夜巡塘,观察虾的生长摄食、蜕皮、活动情况和有无浮头现象发生,特别是在低压和*雨天气,应警惕因缺氧而引起虾浮头死亡。仔细观察虾的活动情况,发现病害征兆,应及时采取措施,并经常捞取蛙卵、驱赶害鸟、青蛙,清除青苔及污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