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苗方式有先经中间

[中间,指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培育

[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后再放进大池

[大池,后称青鱼戏月湖,大理国称罗伽湖,为罗伽部地;明代为抚仙湖。]

日本对虾养殖之放苗方式

和直接放养到大池两种方式。

1.经中间培育后再放进大池

在日本,对虾苗的中间培育很受重视。将20-30天的仔虾,放入中间培育池,经50天的饲养长成每尾体重1-1.5克的稚虾后,再重新计数放进养成池。广东沿海有不少地方,利用建在大池中的小池,把虾苗先进行一段时间的中间培育,待虾苗长至体长3厘米左右再放进大池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这种方式,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分级养殖和分段养殖,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中间培育池面积较小,便于投饵和管理,饲料利用率高,虾苗生长较为均匀;

2)虾苗经中间培育,可以使养成池的天然基础饲料得到较好繁殖;

3)虾苗经小池中间培育后再重新计数放进大池,能够较准确地掌握大池中对虾的数量,便于准确计算投饵量;

4)有利于多造养殖。虾池

[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

中第一造的虾尚未收完,而下一造的虾苗不及时放养将会贻误生产季节,把虾苗暂养在中间培育池,便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由于中间培育池虾苗密度大,生长速度比直接放养大池的要慢些,而且因虾苗较拥挤,易产生缺氧死亡。因此,对中间培育池的管理更应认真细心,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中间培育池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每亩约18万尾左右,当虾苗长到2.5-3厘米时,应及时放进大池。同时把中间培育池进行清塘消毒后,准备再放虾苗进行中间培育。

2.直接放养到大池

随着养虾经验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华南的许多养虾地区,采用了将虾苗从育苗场直接移放到养成池进行养殖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对虾苗存活数较难测定,但可使虾苗在广阔的虾池空间得到快速生长,特别是在基础饲料培育得较好的虾池,在虾苗长到3-5厘米以前,基本上不需投喂饲料就能长得很好。第一造养殖采用这种方式较多。由于虾池在完成一年的养虾生产以后,普遍都进行了整治,在新一造放苗前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虾池的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提高。

不管采用哪一种放苗方式,都应注意放苗的方法。在充分做好放苗准备以后,便可将虾苗运到虾池。放苗时应注意两点:

1)在虾池顺风一端放苗,避免逆风将虾苗刮到堤坝上或堤坝边;

2)放苗时尽量避免将池水搅浑,也不要直接下池内放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