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输[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前鱼苗[也叫“鱼花”。]的处理由海区捕来的鱼苗,要经过筛选,除去鱼体瘦弱和受伤的鱼苗,因为受伤的鱼苗容易感染细菌引起皮肤发炎红肿,或发生水霉病,患病后会很快蔓延,造成大量死亡。起运以前,要吊养2-3天,使鱼苗受到锻炼和排泄掉粪便,减少运输中水质的污染。
2、掌握好运输用水[人水关系属于水利科技名词之一,意思是指日常所用的水,南方口语。]装运[装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uāng ,解释是装载并运输。]鱼苗的用水应与吊养池水的盐度[绝对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相接近,运输途中加水也要保持盐度相对稳定。
3、装运密度海水鱼苗的耗氧量[耗氧量为每升水中在一定条件下被**剂**时消耗的**剂量,折算为氧的毫克数表示还原性物质。]比淡水鱼苗高,故装运密度要少一些。一般一个350公斤容积的大木桶,可装体长1.5厘米的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5-6万尾,或2.5厘米的幼苗3-4万尾。
4、增氧[ ...]增氧是运输途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人工击水和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增氧补充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经过12-16小时的运输,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可达90%左右。
5、运输到达目的地后的处理鱼苗运抵后在下池之前,要调好水温、盐度,不能与运输用水相差太大。鱼苗卸下后先稍稍清洗,在池中吊养,让鱼苗休息1-2小时,再清理死鱼和污物,然后点数移往放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