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

土池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过程中,黑鳃症时有出现,尤其40日龄以上的中、大虾,直接影响白对虾的上市销售。现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导致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发生的两种原因

1、水质**,pH偏高

养殖中后期的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水体pH持续3-5天≧9.2,对虾的鳃部会出现明显的水肿,对虾摄食减慢,同时少量杆状藻类(如纤维藻、鱼腥藻、颤藻等)会粘附于对虾的鳃部,出现轻微的黄鳃症状,持续5-10天即出现明显的黑鳃症状。

2、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寄生

养殖过程中,改底次数较少或者改底产品效果较差,致使池塘底部有机质较多,滋生大量纤毛虫,而纤毛虫寄生于白对虾的头部、鳃部,使得对虾体质下降,鳃部粘附大量有机碎屑或藻类。部分养殖密度较大(过苗率较高)的池塘,每天早晨6:00-8:00均有3-10余尾白对虾在水面游塘,游塘虾的头部粘附明显的黄泥(经镜检均寄生大量的纤毛虫),太阳升起后,游塘虾下沉,同时池塘的白对虾摄食正常。很多养殖户常常忽视游塘现象或对此置之不理,持续7-15天游塘虾逐渐减少(早期的游塘虾大部分死亡),同时摄食减少,检查投料台时有黑鳃虾出现。

黑鳃病

[黑鳃病 该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病轻时河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

的防治:

1、调控水质,使得pH≦9.0;

2、定期、交换使用**型与生物型底改;

3、先杀灭纤毛虫,再使用特力灭清洗白对虾的鳃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