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症: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肿嘴、黄肠[黄肠即胃。]、肠道[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积水、化皮[药材简介 化皮 (《岭南杂记》) 【异名】化橘红(《识药辨微》),化州橘红(《岭南随笔》),化州陈皮(《本草从新》),柚皮橘红(《中药志》),毛化(《广西中药志》)。]。
分析原因:
1.主要是由于环境变化(特别是倒池和药浴过程)导致海参应激,出现肿嘴,活力差,摄食力不强,而在苗状态没恢复时就开始投喂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残饵、粪便加快了坏水程度,并且苗室现在多对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无处理或使用大量的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净水,而常用的常温菌在12℃左右时,繁殖力较慢,作用效果大受影响,最终导致池水污染能力大于净化能力,有害指标升高,使海参肿嘴闭口不进食,时间一长,就出现了黄肠、肠道积水、肠炎、化皮等症状。
2.饵料配比不适宜。冬季保苗过程中投喂的料单多为大叶菜[大叶菜,学名深绿卷柏,卷柏科卷柏属植物。]35-40%,海泥50-55%,蛋白[蛋白又名鸡子白,异名鸡卵白(《别录》)、鸡子清(《食疗本草》)。](海虹肉/扇贝边/鱼粉+大豆蛋白[大豆蛋白质:即大豆类产品所含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8%以上,是谷类食物的4~5倍。]/玉米蛋白/豆粕+蛎壳粉/虾糠粉)和营养小料共计占10%左右。而伴随着养殖过程我们投喂的饵料会逐渐增加,一般第3-4天就由开始的2%逐步加到4%,我们在拜访过程中发现8-9天时普遍已经喂到6%-7%,且蛋白基本达到10个左右,在这样投喂多、高蛋白的情况下,一方面苗肠道消化吸收负担大,另一方面水质**的速度加快,苗就会出现肿嘴、黄肠、摇头等问题。
建议处理方案:
1.增强抗应激能力,倒池后要泼洒解毒[解毒 中医名词。]抗应激灵+电解维他增强体质恢复状态。
2.加强水质调节,水进到池子里可使用绿水解毒安2ppm稳水解毒,间隔一天后泼洒耐低温菌种益菌苗康4ppm,等到8天左右要加料前在补充一遍益菌苗康2ppm,增加水体净化能力,延缓有害指标升高。
3.水产诱食酵母+低聚糖[低聚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糖源,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863+*酸芽孢M3拌料5g-10g/kg,诱食助消化提高饵料转化利用率,修复肠道黏膜促生长。
作者:宝来利来水产谢屯店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