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大闸蟹一般指的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也称上海毛蟹,俗名大闸蟹或河蟹,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朝鲜半岛至中国福建沿海河口地区的小型蟹种。]又叫河蟹,它是常见的螃蟹种类个头较大的一种淡水蟹,肉质丰富,而这也是它受到消费者喜欢的主要原因。其中所有的大闸蟹品种,以阳澄湖大闸蟹较为出名。因为大闸蟹的市场需求很高,所以引来不少人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进行大闸蟹养殖,需要达到它的养殖条件,那么大闸蟹养殖需要哪些条件?大闸蟹养殖周期[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多久?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大闸蟹养殖需要哪些条件?

  

1、水质

大闸蟹养殖需要哪些条件?大闸蟹养殖周期多久?

  放养之前要测量水体的PH值,尽量将PH值控制在七至八之间。如果水质偏酸,可以使用石灰或者草木灰调节,定期换水,保证水质清澈干净。另外,控制水体的盐度不能偏高,盐度过高容易使幼蟹发育不完善,不利于它的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而盐度如果超过了百分之三,将会使幼蟹全部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光照[①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大闸蟹畏强光,但是喜欢待在弱光的环境中。它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的需求不同,特别是在它胚胎发育前期,我们要控制它的生长环境处于黑暗的状态,到了后面发育期要适当的给它提供一定的光照。幼蟹生长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光照不足,不仅会影响它的发育,还影响着它的蜕皮和成活率,所以我们也要适当的给幼蟹提供一定的光照。

  

3、氧气

  氧气对大闸蟹很重要,如果水体氧量不足,就会抑制它的生长,阻碍它脱壳。如果在河流或者湖泊养殖,一般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是在池塘养殖,尽量在池塘中设置几台增氧设备,定期供氧,给大闸蟹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大闸蟹养殖周期多久?

  人工大闸蟹养殖,每年4月进蟹苗,养殖到当年的12月成扣蟹,第2年进大池养殖,快到中秋节前十天就可以上市,所以螃蟹整个养殖周期是不到1年半。

  1、大闸蟹养殖生长周期:

  1)大闸蟹养殖生长周期在1-2年左右,其每年在4月份左右投放蟹苗,到第2年的9-10月份左右捕捞上市,随着现在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其大闸蟹的生长周期也在不断缩短。

  2)大闸蟹的生长分为8个时期,分别为受精卵期、蚤状幼体期、蟹苗期、豆蟹期、扣蟹期、黄蟹期、成蟹期及亲蟹期,成蟹期一般在农历八月后,此阶段的大闸蟹已经完成后一次蜕壳,体重达到150以上,之后个头将不再增大,此时的大闸蟹肥美,是吃大闸蟹的适宜阶段。

  以上就是火爆畜牧招商网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大闸蟹养殖需要哪些条件?大闸蟹养殖周期多久?的简单内容,秋季是大闸蟹成熟的季节,在夜间大闸蟹的活跃性比较强,因此我们在捕捉大闸蟹的时候要在夜间进行,挑选那些规格大小合适的大闸蟹留**型比较小的,捕捞上的大闸蟹要放在清水中,将淤泥冲洗干净然后再售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