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
[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消耗随虾个体
[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增长而增大,但环境的突变(水温过高、水质差或盐度突变、饵料质量差)也能引起对虾摄食量的下降。投饵后3小时左右,虾胃肠不饱,空胃比例过大,虾群沿池边觅食,表明池内饵料不足;如果残饵数量突然增多,表示虾生活状态反常,应及时查明,采取措施。
一般说来,同一虾塘的虾大小应趋于一致。如果个体大小悬殊。出现“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 ,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 趋势。]”,其原因是投饵不足、饵料质量差所引起。
如果饵料质量高,投饵适当,则虾生长快速,个体大小均匀。在保证饵料质量但数量不足时,个体健壮的虾竞食力强,生长快;反之,竞食能力差的虾生长缓慢。若投饵不足的情况继续下去,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就会出现个体明显差异,导致相残现象发生。在个体大小参差不齐
[参差不齐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ēn cī bù qí,本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相差悬殊的虾塘中,虾的产量和质量都不甚理想。
同一虾塘虾体相差达2厘米以上时,可采取限制性喂食措施予以补救。在对虾饵料基本缺乏的情况下,先少量投喂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是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差的饲料(低值的配合饲料),让竞食能力强的大虾先食这部分饲料,然后投喂营养价值高的饵料(如高营养或鲜贝),在竞食力强的大虾已处于饱食或半饱食状态下,使竞食能力差的个体能够分食到营养价值高的饵料。使用这种方法可使塘内的虾体“两极分化”得到缓和,从而提高虾体的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