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出血病[基本信息概述: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有着明显的季节特征,一般在每年的八九月份较易流行,水温在20~33℃处于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水温区间。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草鱼出血病发病原因,草鱼出血病的防控措施!
一、草鱼出血病发病原因
草鱼的出血病,会在草鱼体内外各个**和组织表现出斑点状或块状充血,眼眶、口腔、鳃盖等部位,都可以看见充血的情况,对于高密度饲养或高蛋白饲料饲养,都会很容易引发该病,而且对于草鱼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1、发病季节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来杀虫和治疗细菌病是诱发草鱼出血病的重要因素,很多发病池塘也会因此出现大面积的草鱼死亡。
2、缺氧也是诱发和加重草鱼发生该病的因素。每次严重缺氧以后,就有一些草鱼池塘发病,而且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比较高。
3、天气不稳定,气温变化大,经常引起水变,水质变清、变浑、变浊都容易引起草鱼发病和死亡增加。
4、投喂量过大也是诱发草鱼出血病发病和增加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5、拉网也会诱发发病和引起暴发死亡。
二、草鱼出血病的防控措施
1、流行季节定期用杀菌消毒药物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或食场泼洒,并结合内服免疫调节剂进行预防,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药物,以避免发生**反应或加剧病情。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
2、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或细胞弱毒**进行预防。
3、加大增氧,养殖草鱼要及时安装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并且根据水质情况多开增氧机,特别是*雨天气、水温低、密度低造成缺氧,都要进行增氧。
4、适当肥水、调水、改底,提高水体的肥度,有助于水体稳定,减少水变引起的发病。在养殖草鱼前,还可以使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消毒,条件允许可干塘暴晒半个月为好。
5、草鱼出血病高发期避免草鱼应激,减少杀虫剂和**性大的消毒剂使用,避免一次大量注水,发生抗应激。鱼种放养时可以用聚维酮碘溶液浸泡6~8分钟,放养密度要合理。定期消毒,抑制有害菌生长和繁殖。
6、治疗可用每100公斤鱼每天用0.5-1公斤大黄粉,拌入饵料或制成配合饵料连续投喂3-5天为1个疗程,也可搭配黄岑、黄柏、板蓝根等药物制成复方药饵投喂。
7、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定期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同时避免过量投喂,发病后减料,严重死亡时要停料。
8、草鱼出血病经常并发细菌感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和保肝药物。减少带病苗饲养。
三、秋季养殖草鱼注意事项
1、调节水质,水新增氧。一是加注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月加注新水7次~20次,每次加水时间1小时~2小时,加水量占全池的5%~10%为宜。二是泼洒生石灰,既能增钙质,又能消毒灭菌,一般10天~15天一次,每亩水深1米的池塘,用生石灰15公斤~20公斤融化成浆液分区域作两次泼洒。
2、培肥水质,改善环境。秋季气候是适宜草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应多追肥培育水质。一般每亩水面施猪牛粪300公斤~400公斤,或室尿素2.5公斤~3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4.5公斤,保证鱼类有足够的生物饵料,以利于加速营养物质的积累,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3、投喂精料,长体增膘。秋季气温有明显下降,水中的浮游动物和生物减少,为了满足草鱼摄食需要,人为弥补不足精料(用余米分、米糠、麦麸、黄豆粉、花生麸等配成),日喂一次,日需精料占总投饲料的3%~4%。10月新开始应适当增加,要达到5%~9%0。
4、投喂青料,粗细搭配。喂精料前,应先投喂青料,即青草、蔬菜等,力求新鲜、嫩绿、无污染。做到定时、定量、定点。每次投喂3小食吃完纬度。为了增加食欲,可多种青料轮流喂,促进发育快长。
以上就是“草鱼出血病发病原因,草鱼出血病的防控措施!”该病主要危害草鱼,不过有的青鱼也是会感染的,一旦爆发死亡率较高,因此建议养户注意做好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