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鲤鱼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尤其是鲤春病,鲤春病死亡率很高,当鲤鱼患有该病时,养殖户如何防治?那么,导致什么原因引起该病的发生?

  病因

  在鲤鱼的养殖过程中,导致鲤春病原因有很多种,原因是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差,无排水系统,底泥多年未清除;池塘混养品种虽不多,但个体、年龄差别较大;养殖池塘的增氧设备简陋,甚至没有;养殖者沿袭传统的养殖习惯,对新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方法知之甚少;投喂不科学,闲时精喂,忙时简喂,负体体质瘦弱;习惯性使用生石灰、漂**、敌百虫及中草药防治鱼病;使用营养不合理的加工饲料或自制饲料,饲料营养不平衡,鱼体抗病力弱等等一些原因。

鲤鱼鲤春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图)

  症状

  当鲤鱼患有该病时,病鱼出现体色发黑,呼吸缓慢,侧游,腹部膨胀,腹腔内有渗出液,眼突出等症状;解剖病鱼后,可见其皮肤、鳃及内脏**有点状出血,肌肉呈暗红色,肝、肾、脾等**有水肿症状,红肿突出,肠内无食物,肠壁呈糜烂状。严重症状者可转为细菌性败血症,并诱发全池钱鱼体感染。

  防治方法

  为了防止该病的发生,也为了更好地养殖,养殖户应该抓好鲤鱼鲤春病的预防工作,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对池塘进行改良,使其自动进水,池塘底部排水;坚持“四消”、“四定”的养殖方式,即鱼体、饵料、工具、食场的消毒,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喂方式;**传统的用药习惯,交替使用各种药物,以防鱼体产生耐药性;鱼类越冬前要加强投喂,并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售出,以降低池塘中鱼体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开春后,及叶加强投喂,增强伍体体质,并对水质进行调节;选用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进行投喂。虽然,鲤鱼鲤春病是一种**性疾病,但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在生产中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该病的发生的。

  同时,当鲤鱼患有该病的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治疗方法,效果不错。

  1.调节水质,换出池塘中1/3~1/2的水体,无换水条件的池塘可以全池泼洒水质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如具有水温30℃以上且可直接用于养殖的水源,可将池水水温调至22℃以上,注意一次调节水温不能超过5℃。

  2.调水后,选择晴天时全池泼洒水体杀虫药物和抗**[**(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药物,第二天再用一次抗**药物。

  3.在饲料中拌入大黄(5g/kg鱼体~10g/kg鱼体)、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50g/100kg饲料~100g/100kg饲料)、Vc(100g/100kg饲料~150g/100kg饲科),每天2次,连用5天~7天。

  4.用药1周后,再将池水换出1/2。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