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软骨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叫骨软化症即骨矿化不足,为新形成的骨基质钙化障碍,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维生素D是维持高等动物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它是钙代谢-ruangubing]是一种骨营养**[营养**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由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病,很多养殖户都知道该病是因为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比例失调 [汉语拼音]bǐlì shītiáo [英文]disproportion [解释] 指比例不协调 ...]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但是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养殖户不注意,造成该病的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损失。本文就总结下猪软骨病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软骨病病因
猪软骨病是因为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而发生于软骨内骨化作用已经完成的成年动物的一种骨营养**病。日粮磷含量或相对缺乏是发生软骨病的主要原因;钙磷比例不当也是软骨病的病因之一,当磷不足时,高钙日粮可加重缺磷性软骨病的发生;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缺乏可促进软骨病的发生。
此外,影响钙磷吸收利用的因素如年龄、妊娠、哺*、无机钙源的生物效价(CaCl2,CaCO3,CaS04,CaO)。日粮有机物(蛋白质、脂类)缺乏或过剩,其他矿物质[矿物质(mineral),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如锌、铜、钼、铁、镁、氟)缺乏与过剩,常可产生间接影响。
猪软骨病症状
正常情况下,骨骼中的钙磷与血液中的钙磷维持着动态平衡,即不断地成骨(矿物质沉着)和破骨(矿物质溶出)。当肠道钙磷吸取减少或消耗增大(如妊娠、哺*),血液钙、磷有效浓度下降,骨骼矿物盐沉积减少,骨溶解就加速,这时,骨骼发生明显的脱钙,呈现骨质疏松,这种疏松结构又被增生的骨胶原[骨胶原ACMETEA又叫构造蛋白质,它分布在人体肌肉连接的肌腱中、关节连接的软骨组织和结缔组织及皮肤的真皮层中,占人体蛋白总量的 30%~40%,是组**体肌肉、皮肤的重要成分,对于保持骨骼的韧性、人-gujiaoyuan]代替,于是出现骨柔软、弯曲、变形、骨折、骨痂形成以及局灶性增大和腱剥脱。
病猪跛行,站立困难,异嗜癖,喜啃骨头、嚼瓦砾外,还吃食胎衣。X线检查见骨密度[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不均,生长板边缘不整,干骺端边缘和深部出现不规则的透亮区。
软骨病不同于佝偻病[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的区别在于佝偻病发生于幼畜,是处在生长阶段的长骨生长板矿化障碍,而软骨病发生于成年家畜,表现为骨干骨质疏松。同时骨质疏松性软骨症不继发甲状膀腺机能亢进。它与纤维性骨营养**有着明显的区别。
根据日粮组成中的钙磷含量、饲料来源及地区自然条件,病畜年龄、妊娠、泌*情况、临诊症状、实验室化验和特殊检查项目(如X射线骨密度测定)等,即可诊断。
猪软骨病防治措施
调整日粮中的钙磷比例,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充苜蓿干草和骨粉。适当增加运动,保持猪舍温暖、清洁、光线充足。
预防猪软骨病,要从改善猪的饲养管理入手,平时喂猪应避免长期喂单一饲料,注意合理配搭适量骨粉,以保证钙、磷的正常需要量,尤其对妊娠母猪应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仔猪可把红壤土(其中含铁质)或泥炭土放到圈内,让仔猪自由舔食,并让猪适当运动和日光照射,对患有软骨病猪,应多垫干草,勤翻畜体,防止发生褥疮。
治疗
采用骨粉、磷酸盐饲喂。配合维生素D注射200万IU,每周1次,用2——3次,并用矿物质添加剂,调整日粮钙磷比例与含量。
(1)早期不用药,将牛骨等牲畜骨头放在火中煅烧后,研成细末,调入猪饲料中喂食。每天服用25克左右,连服7——8天。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鱼粉和杂骨汤。
(2)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4——6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续注射5——7天。
(3)对严重病例用3%次磷酸钙溶液100毫升,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每日1次,连续注射3——5天,也可用10%葡萄酸钙溶液50——100毫升,或10%氯化钙溶液20——50毫升作静脉注射。
以上就是对猪软骨病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的介绍,除了以上介绍的之外,养殖户还总结了一些治疗猪软骨病的偏方。将猪骨和羊骨混合烧研制成细粉拌在饲料中喂服,每天3次,连服10——15天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