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恶性[形容词,与良性相对。]水肿[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edema),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是猪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迅速,病情严重,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多为创伤局部[局部,拼音jú bù,汉语词语,指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发生急剧气性炎性水肿,并伴有发热和全身毒血症。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家畜肠道中和土壤中较多,成为传染源。主要表现为创伤感染,为局部弥漫性炎性水肿,初期坚实,有热感、疼痛。那么猪恶性水肿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
猪恶性水肿症状
该病的病原为梭菌属中的**梭菌、魏氏梭菌、诺威氏梭菌及溶组织梭菌等,猪恶性水肿病例中,有60%可分离到**梭菌,其次是魏氏梭菌,诺威氏梭菌和溶组织梭菌仅占5%。
临诊上可见两种病型。
一种为创伤感染,表现为局部弥漫性炎性水肿,初期坚实,有热感、疼痛,后变为不热,触诊局部较柔软,用力可见水肿凹陷,用于捻动时,有明显的捻发音;病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废绝等全身症状,重者1~2天死亡。
另一种为胃型,也称快疫型,主要是由胃黏膜[胃黏膜是指胃中一种黏膜。]感染,使胃黏膜肿胀、增厚,形成所谓“橡皮胃”。有时病菌也可进入血流,转移至某部肌肉,局部出现气性炎性水肿和弓起跛行,全身症状明显;本病例常呈急性经过,多在1~2天死亡。
猪恶性水肿鉴别诊断
病理剖检变化和结合有外伤发生时,可怀疑为该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细菌抹片、染色、镜检取病变水肿液和组织,特别是肝被膜做触片或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显微镜检查。在肝的染色片中,可见到微弯曲长丝状排列的革兰氏染色阳性大杆菌,这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细菌分离培养取局部水肿液或肝组织病料,接种于厌氧肉肝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肉肝汤均匀混浊,并产生气体,有沉淀;在葡萄糖血液琼脂上,呈微弱β溶血;分纯的细菌可进一步做生化试验。
动物接种试验取病料作成1比10*悬液,接种家兔、豚鼠、小鼠或鸽等实验动物,肌肉注射。一般在接种后18~24小时内死亡。注射局部,呈现明显的出血性水肿,肌肉鲜红色浸润;取局部水肿液涂片、染色、镜检,可以见到两端钝圆的大杆菌,在肝脏表面触片的染色片上,可见长丝状的大杆菌。
猪恶性水肿治疗措施
注意防止外伤,一旦有外伤发生,要及时进行处治。特别是在养猪生产中的去势、断脐带、剪齿、断尾、注射及外科手术等工作中,要严格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均应按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一般是指有权部门为保证本部门的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进行。所用器械需先进行消毒、灭菌。
对发病猪,要及时隔离,尽早进行治疗,可以采取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以防扩大传播。
对病猪水肿部位,可切开、扩创,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用1%~2%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溶液或3%过**氢液反复冲洗,消毒,清洗干净后,创口内撒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磺胺粉、磺胺碘仿合剂等;以后每天可按常规的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并可在水肿部周围,注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
根据患病猪只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全身和对症疗法,如用抗生素或和磺胺类药物配合应用,同时进行强心、补液、解毒等治疗。
治疗时,病猪创口排出的水肿液、坏死组织及废弃物应消毒和烧毁。使用过的治疗工具应彻底消毒;病猪污染的猪舍和场地,可用2%氢**钠溶液或1%漂**溶液等消毒药液消毒;粪便、剩余的饲料及死亡尸体应焚烧或加入消毒药液后深埋。
局部病变的治疗,初期冷敷,后期切开,清除渗出液及**组织,0.1%高锰酸钾或3%过**氧溶液冲洗,撒布消炎药。
全身治疗可选用的药物: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安钠咖、5%碳酸氢钠注射液等。
猪恶性水肿是危害非常大的一种疾病,平时注意防止外伤,一旦有外伤发生,要及时进行处治。特别是在养猪生产中的去势、断脐带、剪齿、断尾、注射及外科手术等工作中,要严格消毒,均应按操作规程进行。以上就是猪恶性水肿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