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有肉质细嫩、骨刺较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售价较高等优点,在我国南方各省人工养殖初见成效,但有关该鱼的病害防治少有报道。本文总结了一些笋壳鱼常见疾病[基本概念小心换季衣服惹皮肤病 文字 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症状介绍 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市民在更换秋季衣服时,最好先晾晒一番,因为衣服经过一个夏天的存放,只要稍有受潮,就会带有一种金**葡萄球菌,如在换季-changjianjibing
]
的防治方法,内容如下:
笋壳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水霉、锚头鳋、小瓜虫病和肠炎是笋壳鱼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是不要在低水温季节投苗,养殖过程定期消毒水[紫药水 即2%的甲紫溶液,甲紫又称龙胆紫。]体,每亩可用1克/立方水强氯精泼洒或施放除虫药物。
肠炎主要由饲料**引起,投喂冰鲜鱼要去内脏经清洗后投喂,经常清洁和消毒食台,可定期拌喂酵母和土霉素提高抗病能力。笋壳鱼耐药物毒性能力强,使用高出标准值1~2倍的药物未见其有损害。
笋壳鱼在运输、转塘分养时表皮也容易受伤感染。笋壳鱼鳞片呈梳齿状,倒刺性极强,在捕捉时相互磨擦导致表皮损伤而不易察觉,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中间起捕和避免徒手捕捉。
必要的养殖转移时,鱼种用10克/立方水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消毒伤口,然后转入有10克/立方水聚维铜碘、8‰盐度的水池或塑料桶[塑料桶的材料多采用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吹塑、注塑而成,上海塑胶制品化工、农药、医药、食品、五金电子、机电等行业液体、固体物品的外包装。]中再浸泡暂养2天,消毒水要现配现用,每天更换1次,并保持充氧过程,经过这样的表皮损伤康复,才可转入正常养殖。
体表性疾病由于笋壳鱼的鳞片呈梳齿状,倒刺性极强,在捕捉时相互摩擦,造成表皮操作不易察觉而致病,这是在运输、转塘和分养过程中造成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体表性疾病的防治:
分规格养殖,必要的养殖转移或采购大规格鱼种放养,凡是擦伤的鱼都要先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消毒伤口,然后用比重6%盐水加20ppm聚维铜碘(含碘量10%)配制的消毒水,在水泥池、方形塑料桶或在水池中建立塑料布水箱暂养2天以上,消毒水现配现用,每天换消毒水一次,在暂养过程中要保持充氧,经过表皮治疗康复后,才可转入正常养殖。高温季节可周期性使用石灰20~~40ppm及各类水产用消毒剂2倍的剂量全池泼洒消毒。
水霉病该病常发生在苗种培育期、鱼种和亲鱼的越冬期。
水霉病的防治:
苗种培育期间,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损伤;在越冬期搭保温棚,好进行加温,维持水温17℃以上,对已发病的鱼塘,全池泼洒亚甲基蓝。使池水亚甲基蓝含量达0.2克/立方米。隔2天再泼洒1次。
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病笋壳鱼对寄生虫不敏感,少量的寄生虫不会对其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寄生虫大量繁殖,会引起细菌性疾病。
寄生虫病的防治:
笋壳鱼耐药物毒性能力强,使用高出常规标准值1~~2倍的药物未能见其有损害,各类水产杀虫剂[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均可使用,由于笋壳鱼底栖在池低,使用剂量与池塘水肥度相关,可用水泵保持池塘水体循环增强药效,杀虫剂与要间隔7天使用第二次。可使用阿维菌素、敌百虫杀虫剂,敌百虫可使用浓度为1~~1.5ppm并视治疗效果,周期性彻底灭杀各类寄生虫。
笋壳鱼肝胆综合症病鱼体色淡,有的停在池边不吃料,有的漂浮在水面漫游,快死亡时肚皮朝上在水面打转或上下挣扎,将病鱼拿在手上,轻微的病鱼看不出异样,严重的腹部肿胀,有的*门发红。
笋壳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
1、预防:在养殖过程中以预防为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⑴定期检测养殖池水的pH值、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硫化氢、甲烷,适时换水,无好水源的养殖池要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比如pH高时用黑金素化水泼洒,pH低时用生石灰化水调节,然后用培藻素肥水。
⑵尽量投喂新鲜鱼糜,如果新鲜鱼糜无法满足,需要投喂冰鲜鱼时,要先将冰鱼解冻绞碎后用EM原露或光合细菌浸泡2小时以上,以便解除冰鲜鱼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毒素。饲料中定期添加中草药和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免疫增强剂投喂。
⑶投喂活小鱼做饵料鱼时,不能一次性投入太多,每次每亩投喂50千克,定期用中药和维生素等做成药物饵料投喂或者定期使用板蓝根硫浸膏等中草药浸膏全池泼洒。
⑷凡是人工养殖的水产品都有可能发病,因为人为改变了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笋壳鱼也是如此。虽然一些报道说笋壳鱼病害少,但是养殖户养殖的笋壳鱼(包括泰国笋壳和澳洲笋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现象。笔者认为:除了以上方法外,还要定期使用生物益水素和EM原露等生物制剂控制氨氮、**酸盐的升高;定期用水体解毒剂解除氨氮、**酸盐、硫化氢、甲烷和藻毒素的毒性,定期使用黑金素改良底质和水质。
2、治疗:
⑴外用:
①大量换水,水换好后每亩水深一米用水体解毒剂2包化水全池泼洒。
②第二天上午每亩水深一米用黑金素2.5千克加光合细菌5千克全池泼洒。
③第三天上午每亩水深一米用生物益水素2包,当天晚上每亩水深一米撒久久氧200克。
⑵内服:
①如果发病鱼塘氨氮或**酸盐都有超标现象,就要停止投喂,直到鱼塘水质各项指标降到正常范围内再投喂。
②投喂鱼糜的病鱼,每千克鱼糜加维生素C3克、根莲解毒散4克、大蒜素[大蒜素(大蒜新素、garlicin)为三硫代烯丙醚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中。]1克、保肝灵1克,连喂5天,严重的可以再喂5天。
③投喂活小鱼做饵料鱼时,每次每亩水面投喂活小鱼50千克,后根据每50千克活小鱼加维生素C30克、根莲解毒散40克、大蒜素10克、保肝灵10克,做成2千克药饵饲料连喂10天,每隔1天使用板蓝根硫浸膏或大黄流浸膏等中草药浸膏全池泼洒,每亩用1000毫升与内服药饵同步。
笋壳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笋壳鱼的信息,还可浏览网站上相关文章进行观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