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胸膜肺炎是集约化[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猪场常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急性胸膜肺炎的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很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会造成大面积感染,甚至死亡,因为该病是传染性非常强的一种疾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呈现胸膜肺炎症状和病变为特征,那么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得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怎么办,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治疗措施:

得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怎么办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和流行特点

  病原:本病的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呈多形态的小球杆菌状,革兰氏*性,病料中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呈两极着色,致病菌具有荚膜,并能产生毒素。至1988年为止,已鉴定出12个血清型,以I型和V型的致病力强,造成的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和病死率[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的定义:表示一定时期内,因患某种疾病死亡的人或动物数量占患病人或动物总数的比例。]高。本菌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一般消毒药**。

得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怎么办,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措施

  流行特点: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以4~5月龄猪发病死亡较多,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胸膜肺炎放线菌主要存在于呼吸道黏膜,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大群集约化饲养的条件下易接触感染。

  猪群之间的传播主要是因引入带菌猪或慢**猪,初欢发病猪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趋向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下降,但隔一段时间后又可能暴发流行,因此,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发病率在8.5%~,死亡率在0.4%~,猪群受到应激,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和剖检

  临床症状:急**猪开始体温高至41.5℃以上,沉郁,不食,继而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常站立或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泡沫样分泌物,耳,鼻及四肢皮肤呈蓝紫色,如不及时治疗,常于1~2天内窒息死亡。若开始症状缓和,能度过4天以上,则可逐渐康复或转为慢性,此时病猪体温不高,发生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很多猪开始即呈慢性经过,症状轻微。

  剖检变化:主要病变为肺炎和胸膜炎[胸膜炎(pleurisy)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或细菌)**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大多数病例胸膜表面有广泛性纤维素沉积,胸腔液呈血色,肺广泛性充血、出血、水肿和肝变。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的血色液体和纤维素凝块,病程较长的病例,肺部有坏死灶或脓肿,胸膜粘连。

  猪许多传染性疾病有很多类似之处,如果没有分清楚就盲目治疗,只会增加猪的死亡率,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相似的疾病有两种,分别是猪肺疫和猪喘气病,在这三种疾病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进行区别,关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和剖检已经有过介绍,下面是猪肺疫和猪喘气病的描述。

  

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相似的疾病

  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肺疫的症状和肺部病变都相似,较难区别,但急性猪肺疫常见咽喉部肿胀,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及淋巴结有出血点,而猪传染性胸膜炎的病变往往局限于肺和胸腔。猪肺疫的病原体为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小球杆状的放线杆菌。

  猪喘气病:症状有相似,但猪气喘病体温不高,病程长,肺部病变对称,呈胰样或肉样病变,病灶局围无结缔组织包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措施

  预防:本病的隐**染率较高,在引进猪或**时,应注意隔离观察和检疫,以防引入带菌猪,发生本病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1、将病猪隔离治疗,其余猪只进行血清学检查,呈阳性的猪则一律淘汰,其余猪普遍饲喂药物添加剂,进行药物预防。

  2、同时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应激因素,用2%烧碱进行环境消毒,用消毒威、百菌消带猪消毒。

  3、以后引进新猪和猪只混群前,都应以药物预防数日,国内外都有商品化的灭活菌和弱毒菌苗,前者为多价油佐剂灭活苗,仔猪于6~8周龄第一次肌肉注射,8~10周龄再增强免病注射1次,可获得保护。

  治疗: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条件,有效的药物有青霉素、乙基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四环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磺胺类药物是叶酸合成***,由于价廉和对泌尿道、沙眼等病原体感染的疗效而一直被使用。]药物。能正常采食者,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连用3~7天,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但有些菌株有耐药性,连用数天无效时应更换药品或几种药物联合使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