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需学会的件本领是喝水。但一般由于转舍应激、对环境及同伴的陌生,会延迟转入保育舍内第一次饮水时间。如果不加以预防或干预,这种情况造成的脱水将会对仔猪造成严重的生长抑制。那么仔猪脱水怎么办呢?三种方法避免仔猪脱水。
仔猪脱水的病因
仔猪腹泻的病因比较多,常见的有传染病方面消化**[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性方面。究消化**性方面来说,因为仔猪胃肠机能还不发达,对食物的消化也比较弱,各种消化酶也不够健全,特别在断*之后,由于采食量的增加使其不能适应引起食物消化**,加之这些消化**物质**胃肠,反射起胃肠蠕动加快,肠液分泌增多而导致下泻。另外,由于断*后,仔猪觅食脏物,又加剧了腹泻结果导致机体脱水。
仔猪脱水的临床症状
病初仔猪排软便,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或粘液。此时全身症状变化不明显。后随病情的发展,粪便逐渐稀薄呈水样,往往粪中带血或脱落的肠粘膜。如果这样持续则发生脱水症状,精神沉郁、皮肤干燥、弹性减退、口腔干燥、结膜发绀、皮肤温度下降尤其耳鼻端和四肢下端青紫发凉。严重时体温降低,身体虚弱无力,无力躺下。
三种方法避免仔猪脱水
方法一:提供足够的水
理论上认为,断奶仔猪每消费1磅饲料需饮水0.3加仑,或者认为仔猪断奶期平均每天的饮水量为0.7加仑。为保证仔猪喝到足够的水,至少每10头仔猪需提供一个饮水器[特性品种:饮水器 颜色:白色+蓝色 规格:170mm×50mm(长×宽) 货号:D012详细描述1. 设计简单、大方,包装精美。]。
除此之外,在给仔猪供水前,还需对水的质量、温度、流速进行检测。
除了保证饮水器数量足够外,还需保证水流速度足够。一般情况下,保育猪、生长猪饮水器每分钟的流量应保持为1品脱,肥育猪应保持每分钟1夸脱的流量。
方法二:断奶时的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既然新环境、同伴及转群应激会导致仔猪断奶后饮水不足,那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在转群前,可用注射器给仔猪饲喂电解质[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水,来帮助其渡过这一难关。
电解质及凝胶饲料可改善仔猪断奶后数周的生长性能。这些产品含钠、氯、镁、维生素及酸化剂,这些营养可保持仔猪肠道健康,保证其断奶后正常的进食和饮水。
电解质及凝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及其适口性在仔猪断奶后数日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在一个试验中较了不同饮水对仔猪断奶后生长性能的影响。处理组采用电解质水,测定其饮水量为3.748 L/24h;对照组采用普通水,测定其饮水量为836 mL/24h。同样,凝胶饲料也提高了仔猪断奶后4-7天的采食量。
因此,养猪户在仔猪断奶后第5-7天提供电解质水非常必要,在断奶前5-7天及断奶后5天提供凝胶饲料。只有在断奶前期做好饮水量保证,才能更好地促进后期的生长。
方法三:其它情况时的预防措施
疾病、应激也可能导致脱水。养猪生产中转群、疾病、**接种这些环节也可导致猪脱水。
仔猪应激的一个表现是腹泻。严重腹泻会破坏仔猪体内电解质、水的平衡,进一步危害小肠绒毛,终降低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
在仔猪出现应激腹泻时,电解质水或凝胶饲料治疗效果良好。因为其中提供的营养物质,可快速帮助仔猪调整体内的不平衡,改善生长性能。在任何情况下,保证足够的饮水都是十分重要的。
仔猪脱水怎么办,三种方法避免仔猪脱水就是以上的内容了,脱水是仔猪断奶后面临的大的挑战。大量的数据表明,仅51%的断奶仔猪能在断奶后25小时内饮水。仔猪身体70%由水组成,水对其是相当重要的营养。因此,饲养员需要想尽办法保证断奶仔猪及时饮水和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