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过程中,猪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现象是常见的,这种病症也好治疗。但是养殖户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弄清楚猪腹泻的发病原因以及控制方法。
一、发病原因:
1、饲料霉菌毒素是主要诱因,很多生下来就呕吐水样腹泻的猪解剖时,肝脏呈土**,特别是麸皮[为小麦最外层的表皮,小麦被磨面机加工后,变成面粉和麸皮两部分,麸皮就是小麦的外皮,多数当作饲料使用,如:喂猪。]量大的配方如妊娠料,麸皮达到20%以上,加上春节麸皮水分高、存放时间长,原料霉变不可避免,霉菌毒素造成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低下,抗体持续时间短,**打了好几次,返饲做了好几次,就是低档不住腹泻。
2、蓝耳与圆环免疫抑制病的存在也造成抗病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我国以上的猪场都是蓝耳和圆环的阳性场。
3、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低、湿度大、空气恶浊,特别是对配怀舍的温度不重视,温度低到几度,猪腹泻往往总是从配怀舍开始再感染到育肥舍、保育舍后是产仔舍。要求产仔舍温度升到25度比登天还难。
4、保健工作不及时,春节前后,很多场忽视了对**的投药保健,是细菌**原活跃,有的猪场是先发生细菌性腹泻再转为**性腹泻。
5、春节管理疏松症,大家都想回家与亲人团聚,轮流换班休息,猪场人员少、交叉感染现象多,环境卫生差、消毒不及时。
二、猪腹泻预防思路:
1、营养改善,控制原料霉变,远离霉菌毒素。尽量少用麸皮或不用麸皮,麸皮能量低,水分高,在加工面粉时要加湿所致。
2、提高温度,特别是配怀舍、产房[产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chǎn fáng,是指妇人分娩的居室。]、保育舍,大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是表示环境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测量方法有干球温度法、湿球温度法、黑球温度法。]配怀舍不低于15度、产房产前周23度、分娩周25度,以后每周降2度,保育舍周28度,以后每周降2度至22度止,产房小环境温度用红外灯和电热板,周32度,以后每周降2度。猪的饮水温度不低于20度。
3、定期保健,全场猪群每月一周同步保健,使用吉他霉素或者恩拉鼎或者***,按预防剂量,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滋生。**分娩后的3天保健及仔猪三针保健用质量好的长效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
4、及时免疫:每年9月底对**首免TP二联灭活苗或者胃流轮三联苗,间隔3周二免,1月初三免。
三、猪腹泻控制思路:
1、发生呕吐腹泻后立即**发病区和产房,能够全部**当然更好。扑杀10日龄之内呕吐且水样腹泻的仔猪,这是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猪群的做法。
2、提高猪舍温度、重点是配怀舍、产房。温度要求同上。将产前2周以上的母猪用聚维酮[聚维酮是一种水溶性的具有高效粘合性的聚合物,主要作为固体制剂湿法制粒的粘合剂。]碘清洗消毒干净后赶入产房提前加温。
3、加强人员隔离和消毒,人员工具控制在固定猪舍,用石灰粉铺洒走道和粪便,聚维酮碘喷雾,白醋熏蒸,每天2次,这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
4、**群紧急接种胃流二联苗或胃流轮三联苗。
5、返饲:如果配怀舍腹泻,直接用粪便饲喂产前2周以上的母猪;如果产房发生呕吐腹泻,用7天之内的小猪(好是3日龄内的呕吐腹泻小猪的12指肠及其内容物剪碎打浆用牛奶稀释(肠道内容物:牛奶=1:3),打浆温度不超过25度,饲喂产前2周以上的母猪。
6、早期断奶:对2周以上的仔猪进行断奶,转到温度不低于28度的保育舍,用39度左右温水拌教槽料成糊状饲喂。
7、治疗:对8-13日龄的呕吐腹泻猪用口服补液盐拌土霉素碱或诺氟沙星温热39度左右进行灌服,每天4-5次,确保不脱水为原则。但必须隔离严格,不得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