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衣原体[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组极小的,非运动性的,专在细胞内生长的微生物。]病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的某些菌株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各国均有该疾病发生。因此加强对此病的防治,对人畜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那么猪衣原体病怎么诊断,猪衣原体病怎么防治呢?

猪衣原体病怎么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诊特点和病理变化[病理变化是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等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1.细菌学诊断

猪衣原体病怎么诊断,猪衣原体病怎么防治

  可采取病死猪的肝脏、脾脏、肺脏、排泄物[排泄物指一生物的消化系统中任何排泄的固体或液体,通常指人类的。]、关节液、流产胎儿等病料。取病变组织涂片,采用姬姆萨染色或荧光抗体染色,能见到肝、脾、肺上有稀疏的衣原体。膀胱和胎盘涂片有时可见到大量衣原体及包涵体。病料经无菌处理后可接种鸡胚或小鼠,剖检可观察到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2.血清学[血清学是研究血清及其反应的科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有补体结合[补体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同补体结合,把含有已知浓度的补体反应液中的补体消耗掉使浓度减低的现象,以检出抗原或抗体的试验。]反应、血凝抑制试验(HI)、团集补体吸收试验、毛细血管凝集试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及免疫酶试验等。补体结合反应是国内常用的经典方法。近年来,免疫酶联染色法、Dot-ELISA、衣原体单**抗体、核酸杂交与核酸探针技术等也日益受到重视。

  3.鉴别诊断

  该病应与一些引起繁殖障碍的疫病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细小**感染、猪伪狂犬病、猪流感、布鲁氏菌[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小球杆状菌,革兰氏染色*性,主要感染动物,牛、羊、猪、狗以及骆驼、鹿等动物,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者吃被感染的食物以及实验室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以及其他病原和霉菌毒素所致的流产和繁殖障碍进行区别,还应注意与因饲养管理**和营养缺乏引起的非传染性繁殖障碍进行鉴别。

  发生关节炎时,应与猪丹毒丝菌、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感染进行区别。

猪衣原体病的防治

  ①应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搞好舍内卫生和消毒,并坚持自繁自养,如需引进**时,必须隔离检疫,确定**无病后方可入群。

  ②严禁其他家畜和鸟类进入猪舍,同时要注重舍内的鼠类、蝇防控。

  ③对母猪流产的胎儿、胎衣及排泄物和污染物,应采取焚毁、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种公猪要定期检疫,确诊健康后方可配种。

  ④预防免疫:繁殖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左右皮下注射猪衣原体油佐剂灭活**2毫升/头,每年1次,连续免疫2~3年;种公猪每年免疫1次,皮下注射2毫升/头。

  ⑤药物预防。公母猪在配种前1~2周及母猪产前2~3周,用四环素类制剂,按0.02~0.04的比例拌料,给予猪喂服,连续用药1~2周。

  ⑥治疗。新生仔猪按每千克体重1毫升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1次/天,连用5天。从10日龄开始,按仔猪每千克体重0.1毫升用四环素类药物拌料喂服,直至仔猪体重达到25千克左右为止。如仔猪在断奶前后发生本病时,可按仔猪每千克体重0.2毫升用土霉素溶液肌肉注射,连续用药5天。

  以上就是猪衣原体病怎么诊断,猪衣原体病怎么防治的全部内容,由于该病危害较大,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同时避免疾病的跨种传播,注意自身的安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