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被称为“难养的猪”毫不为过,一方面因为断奶后的各种应激,另一方面因为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而自身免疫系统又未有效建立,所以养猪过程中常见的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疾病、消化道[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疾病,保育仔猪几乎都是易感猪群。

  那怎么饲养保育仔猪才能达到保育仔猪全活全壮,为后期肥猪的生长打好基础呢?这里就要求养猪人[养猪人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网络小说,作者是反向神Q。]做好仔猪断奶的“三过渡”。

  

1.饲喂[饲喂 拼音: 解释: 1.]方法过渡

如何给小猪断奶才不会腹泻?

  仔猪在断奶之前主要以吃奶为主,吃教槽料[教槽料(俗称:代*料、人工*),是一种为代替全*而配制的饲料,其主要原料是*业副产品。]为辅,教槽时要求养猪人一天添加教槽料5-6次,做到少量勤喂。

  而仔猪断奶后就转变为完全采食[采食,读音cǎi shí ,汉语词汇。]教槽料,若是直接改限量供应5-6次为自由采食,仔猪很容易因为采食过大,伤及仔猪的脾胃功能进而导致猪群腹泻。

  所以,仔猪断奶之后养猪人不可立即改为自由采食,仍需以断奶前的限量饲喂5-6次/天为主,辅以少量的自由采食饲料,持续3天后,再逐渐减少每次饲喂量,加大自由采食投喂量。

  整个饲喂方法的过渡建议持续一个星期的时间,有利于保护仔猪脾胃功能保证后期育肥猪的生长。

  

2.饲料类型过渡

  仔猪断奶之前的饲料来源为易消化的液体奶水,断奶之后一次性转变为不易消化的固体饲料,固体饲料进入仔猪胃肠道[《胃肠道》是2009年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建平、许月梅。]中,是会对小肠绒毛[肠绒毛是位于小肠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隆起的指状突起,具有吸收养料的作用。]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导致小肠绒毛长度变短,肠道消化功能减弱,严重时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导致断奶后腹泻的发生。

  建议的饲喂习惯是仔猪断奶后一窝小猪继续饲喂一包教槽料,到教槽料快吃完时再用仔猪料进行饲料过渡(换料一般需要7天时间)。

  因为仔猪更熟悉开口料的味道,仔猪断奶后继续饲喂开口料有利于仔猪采食,不至于掉膘。再者在刚断奶时不更换饲料,还可以防止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3.环境过渡

  产房的温度、湿度的环境条件相比保育舍要高出不少,仔猪断奶后由环境优越的产房转入环境稍差的保育舍,若环境过渡不成功,很容易导致仔猪断奶后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产房在哺*后期的温度要求达到25℃,仔猪断奶后因为没有保温箱和母猪的保护要求保育舍的温度达到27℃,以后每星期下降1-2℃,直至下降至22℃。

  防止环境变化对仔猪的应激好的方法是,仔猪断奶后将母猪赶离产床,仔猪仍然在产床饲喂7-10天的时间,这期间再结合饲料类型和饲喂方式的过渡,让仔猪成功渡过断奶关。

  此外,若猪场断奶后仍然出现断奶后应激性腹泻以及呼吸道疾病问题,可通过药物防控:

  1)、断奶后应激性腹泻

  仔猪断奶后的腹泻多是因为断奶应激导致消化系统免疫功能下降,肠道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导致的。

  在断奶之后使用功能性添加剂小八戒健脾开胃之功效和硫酸粘菌素对病原菌的**作用再辅以板青颗粒等中药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能,能帮助仔猪顺利度过断奶关,防止腹泻发生。

  2)、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重点防控蓝耳、圆环等**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细菌病。

  仔猪成功过渡后,仔猪的主动免疫慢慢建立,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也逐渐健全,消化道中的有益菌菌群也逐渐建立起来,这些都是仔猪全活全壮的保障,也是后期肥猪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