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听说过红眼病[眼病,就是眼部发生的疾病,常见眼病有结膜炎、角膜炎、周期性眼炎、白内障等症,严重影响动物行为活动。],那有没有听过蓝眼病呢?蓝眼病是不常见的,也是一种治疗较为麻烦的病状。我们来了解一下病状和防御措施。
1.病理变化
病猪无特征性肉眼病变。仔猪在肺前叶有轻微的肺炎病灶。大脑充血,脑脊髓液增多。眼结膜炎,球结膜水肿和不同程度的角膜[角膜(Cornea)位于眼球前壁的一层透明膜,约占纤维膜的前1/6,略呈横椭圆形,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3岁以上儿童的角膜直径已接近**。]混浊,可见角膜有囊泡和溃疡,前房有渗出物。偶尔出现心包和肾出血。公猪**和附睾肿大、水肿,初期为**炎[**炎通常由细菌和**引起。]和附睾炎[附睾炎是青壮年人的常见疾病,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便会进入输精管,逆行侵入附睾,引发炎症。],后发展成**萎缩,有时附睾有肉芽肿。 组织学变化在脑和脊髓较为多见,丘脑、中脑和大脑皮层表现为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呈多病灶和弥漫性神经胶质增生,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组织细胞的血管**象。肺呈散在性间质性肺炎,肺中隔由于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s)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也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浸润而增厚。角膜混浊是眼的主要病变,以角膜水肿和眼前房色素层炎为特征。在虹膜、角膜内皮、巩膜和角膜中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公猪**生殖上皮出现变性和坏死。
2.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如脑炎、角膜混浊、母猪繁殖障碍、公猪**炎和附睾炎等可对本病[古医书名,提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做出初步诊断。此外,非化脓性脑炎、眼前房色素层炎、角膜炎、**炎和附睾炎等组织病理学变化可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神经元和角膜上皮出现胞浆内包涵体时,即可做出本病的确诊。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微量中和试验等血清学[血清学是研究血清及其反应的科学。]方法可检定抗体阳性猪。好采集相隔15天的双份血清用于本病的诊断。 对本病做鉴别诊断时,须与其它疾病所引起的脑炎和繁殖障碍严格区分,尤其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伪狂犬病区别诊断。这些传染病中,只有蓝眼病副黏**引起角膜混浊(可占感染猪的30%)和公猪**炎及附睾炎。
3.防制措施
和多数猪**病一样,本病无治疗方法。一旦出现明显的临诊症状,无法改善其病程。通常角膜混浊能自然康复,但有紊乱的一般均会死亡。用母猪的康复血清给发病仔猪口服无治疗效果。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和预防继发感染。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可用药物加以控制。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提供适宜的猪舍条件和营养水平,可有效地减少本病对猪群的不利影响。 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是防止蓝眼病副黏**传入猪场可靠的保障。在建立和更新**群时,**应来自健康猪群。引进**须经血清学检测,禁止阳性猪进场。在发病猪场主要采取净化措施,如封闭猪群,严格清洁消毒工作,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剔除临诊可疑病猪(有神经症状的猪和不育公猪),做好病死猪的处理。还要经常进行猪群的血清学检查来判定本病是否已彻底清除。 目前,国外已有实验室用细胞培养和鸡胚增殖蓝眼病副黏**,制成油佐剂灭活苗或氢**铝佐剂灭活苗,可用于本病的防制,但尚未商品化。